作文能力培養 | 把孩子“逼”到不想寫作文,然後怪他不努力?

我先講一講自己的工作體會。年輕時喜歡冒險,當然現在也依然如故。

在一個學校工作三年後,就琢磨着換工作,就去了一家雜誌社。雜誌社挺鍛鍊人,要寫稿、審稿,還要策劃活動、品牌宣傳、落地執行之類,開始啥也不懂,但未知的工作對我充滿誘惑,在別人推脫不願意做的情況下,我興致蠻高,積極去嘗試,當然,也經常加班,做得很辛苦。

這樣折騰的結果是,能力提升很快,不久就升了主編,然後就有了一個寫作特長,直至今日。

我想說的是,提升能力,影響的方面太多了,不僅僅是智力因素,興趣、意願、熱情、投入時間、學習目標等,這些非智力的因素可能影響更大。

寫作能力的培養亦是如此。

寫作意願排第一。我不能教一個不願意寫作的孩子學會寫作。有人說,老師你可以激發他寫作呀。這話不錯,但是,激發只能一時,我能每分鐘激發嗎?每天激發嗎?不太可能。激發是外在手段,根本的還要靠孩子的內在驅動。

學任何一項技能,都沒有捷徑可走。有趣時你寫寫,枯燥時你就放棄,這算怎麼回事呢?記得當初練觀察能力,窗外的那棵樹,我寫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每天都寫。爲了寫街道,每次來來回回地走,身上揣一個小本子,看招牌,看食客,看佈局,看菜單,看老闆……每個方面都仔細記錄,最後從中淘洗篩選,寫成一組系列文章。

沒有強烈的寫作意願,缺乏耐心,這個根本堅持不下去。

寫作挑戰排第二。寫作是對可能性的探索,對未知的癡迷,所以,要有挑戰的意識,不斷地鍛鍊自己的腦力。就像通過跑步鍛鍊,今天跑1公里,明天跑1.5公里,慢慢地增加公里數,直至跑到馬拉松賽場上去。

有人說,是不是需要一個目標,有了目標纔有動力去挑戰。直到今天,我也沒有寫作目標,身邊不止一個人對我說,彭老師你文筆這麼好,參加比賽吧,出版一本書吧,加入協會吧……我都莞爾一笑,不作迴應。

我堅持寫作,不是因爲有什麼目標,我是覺得很好玩。很多東西太枯燥了,還一本正經,胡說八道,道貌岸然,添油加醋,包括工作、學習和生活,全是這些不着邊際的玩意兒。我很少在其他方面找到樂趣,寫作是其中之一,當然,最近發現做飯也不錯,一大堆東西添進去,竟然能做成一種人間美味,這不令人驚奇嗎?

大學時聽老師講古文,昏昏欲睡,痛恨至極,這些枯燥的東西學來有什麼用。後來,終於找到了趣味所在,簡單兩三言,竟把一個道理講得如此透徹。一首詩歌,短的十幾二十字,長的幾百千字,竟能囊括人生,吞吐宇宙,神奇,太神奇了。有人竟然還針對這些詩,寫“二十四詩品”之類,把紛繁蕪雜的東西進行系統的梳理,講得神乎其神,神了!所以,我做課程時,夾帶私貨,有時就把這些東西融進去,我就是覺得好玩。

在挑戰中,我進入到廣袤的寫作宇宙,發現自己能寫這麼奇妙的東西。當然,很多時候我一無所獲,寫了一些爛東西,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好玩,就夠了。

每週四的作文公益課,每期出一個題,那是我與自己的約會。這個課偏挑戰性,有的題目你可能沒見過。比如,上次(33期)就出了一個作文題:“哐當”“刺啦”“哈哈哈”……請圍繞這三個聲音詞寫一篇作文,大膽想象,要注意刻畫情景和細節。文章不少於200字,不限體裁,散文、小說、詩歌均可,詩歌不少於十行。

一些同學包括家長覺得難寫,很快就放棄了。這樣想可能就錯了,寫作要有挑戰精神,去大膽擁抱可能性,覺得難不想寫,就是想待在舒適區。世界不是這樣玩的,已經變了,人工智能來了,未來需要我們自己探索,好玩才能幫助我們走得更遠,難道不是嗎?

每週四的課我會自己寫示範,有時候會寫兩三篇,每一篇角度和風格都不一樣。當命題出來後,我深陷焦慮之中,我要寫什麼,怎麼寫才能與從前不一樣,有時候做夢也在寫作文。我力圖尋找更多的可能性,或許一無所獲,但我體驗了,經歷了,就感覺很爽。

爲了好玩,後來我又做了戶外作文·寫生課,我同樣陪着孩子一起寫,我要寫出不一樣的花樣。

總之,我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作文課老師。

作文能力的培養很難,寫作知識和技法是基礎,擁有一顆“寫作心”,願意寫,敢於挑戰,並從中享受樂趣,才能把這些知識和技法轉化爲自己的能力,讓寫作爲生活賦能。就像你學會了騎車,但沒有什麼想法,你就永遠不能騎車到達遠方一樣。

我和孩子們的作品

童年的回憶

文/彭治旗

小時候生活在大院裡,房子挨着房子,周圍都是親戚或鄰居。那個時候,房子圍成一圈,中間一個大院子,抵門挨戶,家長裡短,一清二楚。誰家的狗咬了誰家的雞,誰家的孩子捅了誰家的窗戶,誰家今天吃肉,明天請客,後天趕集……這些事就像發生在自家一樣清楚。

生活在一起,彼此有矛盾,有爭吵,再正常不過,但低頭不見擡頭見,最後也要和和氣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生活還要繼續下去哩。

不過,有一件事情我耿耿於懷,很長一段時間,直至成年後,我都很氣憤。那天,家裡好不容易開葷,媽媽炒了回鍋肉,香呀。吃肉,是一件大事,一個月纔有一次。月底倒數那幾天,掰着手指頭算,盼星星盼月亮,連做夢都是吃肉,饞得口水流。

吃肉是歡喜的,當然也是驕傲的。一般來說,爲了避免別人嫉妒,吃肉的人家,往往都很低調,關門閉戶,靜靜悄悄地吃着。等大家明白怎麼回事,吃肉的人家早已抹着油光滑亮的嘴巴,挺着胸膛,大步走到外面去了。那步子極爲雄闊矯健,是油水湯汁才能澆灌出來的雄姿。

壞就壞在,年紀尚幼,虛榮心強烈,像突然要冒出地底的噴泉,怎麼也壓抑不住。我端着一個裝着肉的飯碗,趁大人不注意,跑到門口臺階上吃。對面的小丫頭髮現我吃着肉,饞得跳起來,對着我乾瞪眼。後來我才知道,這樣做多麼的不道德,你惡意顯擺自己的幸福,去刺激悲苦的心靈,這會給人帶來多大的傷害呀。

所以,報應很快就來了。一個鄰居大媽從外面回來,一眼看到了我的所作所爲。於是,就跑到我跟前,睜大了眼睛,做出一副恐懼的樣子,“你看,碗底有蟲,好大的蟲!”聽聞此言,我急得把碗翻過來。這下好了,飯菜全部倒地上了。圍觀的雞和狗一哄而上,這陣仗超出了我的想象,慌亂之中,手一抖,“哐當”一聲,碗也摔碎在地。

大家都跑出看熱鬧,“哈哈哈……”整個院子都在笑,只有我一個人在哭。

我最終無法原諒鄰居大媽,一想到此事,我就心疼我的肉,我就感覺父親的荊條還在不斷地落在我屁股上,痛得我齜牙咧嘴。

時光荏苒,大院裡的人早已散落天涯,有的埋進黃土,墳頭青苔生。今年清明前夕,回老家祭祖,路過一個墳頭,旁邊的人說,這是鄰居大媽,去年過世了。這時又想起了小時候的那一幕,心頭似乎不再疼痛了。原來,生死可以讓我們忘掉曾經的仇恨。

“刺啦”一聲,我拿出一個蛋黃酥,撕掉包裝,放在她的墳頭。我知道大媽喜歡吃這個,“刺啦”一聲,又撕開一個,多吃一點呵。

有時候,想着童年便覺得有些虛無,因爲陪着你一起的那些人,慢慢消失在了時光的盡頭。現在我才知道,“哐當”“哈哈哈……”是多麼美的聲音,唯願“刺啦”聲不在墳頭響起。

課程諮詢,請加雨希老師微信

1.

2.

3.

4.

講師簡介/Profile/

彭治旗:曾擔任《課堂內外·創新作文》主編10餘年,《學語文之友》讀寫專欄特邀專家;持有人社部中國繼續教育工程協會頒發ACD青少年生涯規劃導師中級證書;策劃數十本暢銷圖書,著有《中考作文提分有辦法》(三冊)。

曾聯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開發創意寫作課程,參與策劃南開大學文學院“語文素養通識課程”;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命題評審委員會委員,被邀全國各地講座300餘場。

通過“文字素描”“萬物互聯”的方法,幫助學生走出寫作的誤區,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寫作特長;指導上百名學生參與各類作文競賽,獲得全國知名高校的認可和青睞。

圖書期刊打折優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