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休三蔓延 擔心經營無法好轉 機械業撐不住恐將精簡人力

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工具機廠做四休三的情形愈來愈多,若情況無法獲得改善,下一波勢必得采取精簡人力措施。示意圖。記者黃仲裕/攝影

機械業海嘯來襲,繼瀧澤科(6609)鼓勵員工集中週五排休後,工具機大廠程泰集團也證實,正規劃申請實施做四休三。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工具機廠做四休三的情形愈來愈多,若情況無法獲得改善,下一波勢必得采取精簡人力措施。

面對經營困境,莊大立指出,業者紛紛採行五大措施,包括逐步實施做四休三(無薪假)、暫停產學合作、限縮外籍移工引進、暫緩招募新血,最後不得已就要啓動人力精簡。

據瞭解,國內某工具機關鍵零組件協力大廠,原本員工有200多人,現在只剩60餘人。另一家工具機大廠也不排除,今年底裁員三分之一。

程泰集團會長楊德華指出,美國對等關稅雖影響全球景氣,對臺廠真正具殺傷力的是匯率升值,「臺灣廠商有哪家淨利可達30%或40%以上,臺灣疊加關稅比競爭對手的日韓多10%,匯率又多出近10%,臺廠全數被打趴,根本不用玩了。」

另一方面,原本傳出8月起實施做四休三的工具機大廠百德機械,昨日發佈重訊,公司因客戶訂單調整,已於8月18日恢復正常工作日程,換言之,做四休三僅實施二週,目前已決定取消。

百德董事長謝瑞木說,儘管大環境不佳,但近期來自軍工產業的訂單增加,能見度看到年底,因此已無實施做四休三的必要。

美國對臺灣課徵「20%+N」的高額關稅,加上臺幣升值不利出口,在雙重壓力下,製造業受到衝擊,近期陸續傳出無薪假與裁員風暴。其中,機械業和工具機產業是海嘯第一排。

據瞭解,工具機業「做四休三」從美國總統川普掀起全球關稅戰之後就逐步發酵,現在已成爲業內「不能說的秘密」,因爲多數是未上市的廠家,相關資訊揭露較慢,而瀧澤科是掛牌公司,消息一出就受到矚目。

瀧澤科指出,公司並非放無薪假,而是推動「員工特休集中管理計劃」。希望透過智慧化管理與人力資源的精準配置,不僅能讓員工獲得更完善的休假保障,也能讓公司在管理上更具彈性,進而提升整體營運效能。

謝瑞木感嘆「工具機業真的很慘」,即使關稅降到15%又怎麼樣,因爲關稅和匯率都差日韓太多了。要是9月之後狀況仍不好怎麼辦?他說,還好歐洲最近因軍工產業興起,有好轉跡象。

臺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也表示,中小型協力廠做四休三,甚至做三休四的情況很多。目前,臺中精機沒有放無薪假,但下游有幾百家協力廠,都是中小企,因爲汽車等產業不好,因而連帶受影響,大都是做四休三。

延伸閱讀

美關稅衝擊下 工具機廠商謀轉型 紛切進AI和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