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舉措推出,加快財富管理轉型,聚焦定調券商發展的八個細節
財聯社2月8日訊(記者 林堅)2月7日,證監會發布實施《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全面定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爲蛇年首個全面性的政策包,《實施意見》的影響受到關注。券商作爲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直接影響的核心參與主體,恰逢一流投行建設正式啓幕,預計將面臨更多的挑戰與機遇。
綜合財聯社記者與證券從業人員、非銀研究員的溝通了解,整體來看,券商主要相關點包括業務拓展(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業務優化(投行、財富、債券市場、私募基金)、數字化轉型、合規風控,以及配合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這裡指的是例如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政策。
《實施意見》通過制度創新與市場改革,要求券商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承擔更主動的角色,要求券商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參與廣度等。《實施意見》提到,深刻把握資本市場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樹牢金融爲民的理念,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2月7日當天,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周小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證券機構要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基於這個主旨,綜合2024年以來券商各個條線業務的發展,受訪人士認爲,券商需在以下方向發力:
據瞭解,證監會正在深入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落地見效,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推動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等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可以看到,在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下,綜合實力強、合規管理規範、創新能力突出的券商將更具競爭優勢。這可能導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此外,爲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券商將更加註重差異化競爭,通過發展特色業務、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等方式,形成各自的競爭優勢。
把功能性放在首位
《實施意見》共分爲8個部分、18條措施,聚焦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突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推動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集聚。
業界比較關注的是功能性定位再度提及。從監管的指標體系與態度來看,《實施意見》督促券商端正經營理念,把功能性放在首位,將金融“五篇大文章”納入長期戰略,在內部機構設置、資源投入、績效考評等方面作出適當傾斜。這要求券商優化內部治理結構,提升戰略規劃和執行能力。
《實施意見》還要求建立健全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統計和考覈評價制度,完善服務科技創新、信息科技投入等行業機構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券商需要關注監管導向,優化業務結構,提升在相關領域的表現,以獲得更好的評價結果。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周小舟在回答記者提問關於接下來如何落實《實施意見》時也提到,要壓實行業機構責任,發揮好考覈評價“指揮棒”作用,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端正經營理念,加強組織管理和資源投入,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投行業務增量最多,IPO、併購重組推力明顯
最受關注的是IPO的部分,這是重頭戲。隨着資本市場改革的推進,券商的投行業務迎來許多變化。近年來,券商提升項目篩選、定價和銷售能力,以適應市場化的發行機制,同時加強風險管理,確保項目質量。
《實施意見》提出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優化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的包容性制度,允許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並擴展發行承銷試點。這意味着券商需調整業務策略,加強科技型企業估值、信息披露等能力,助力企業利用境內外市場融資。
《實施意見》鼓勵科技企業通過併購重組實現強鏈補鏈,支持跨境併購和多元化估值方式。券商作爲財務顧問,需提供更靈活的併購方案設計,簡化審覈流程,提升科技企業整合效率。實際上,在2024年以來,券商在併購領域就已經有許多業務的深入。
與投行業務還有關係的表述:《實施意見》支持“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掛牌上市。顯然,券商在北交所的佈局已經很激烈;《實施意見》支持養老相關企業股債融資,券商可拓展養老產業鏈(如醫療、康養)企業的承銷與財務顧問業務。
跨境業務部分也有一些提法與券商有關。《實施意見》支持科技型企業合理開展跨境併購,此外,引導科技型企業合理用好境內外上市“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支持境外上市優質科技型企業迴歸A股。這對券商投行業務來說也是一個方向。
仍是與支持優質科技發展以及新質生產力有關的內容,《實施意見》引導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券商可通過參與私募基金管理、推動基金退出機制創新(如“反向掛鉤”政策、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優化募投管退循環,增強科技領域資本流動性。
加快財富管理轉型並未離開政策端視野
財富端的政策導向表述更爲直觀。《實施意見》提到,推動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加快財富管理轉型,其中,完善投資顧問制度規則,推動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轉常規,探索構建行業執業標準,培育壯大人才隊伍,有序擴大可投產品範圍。與此同時,《實施意見》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降費,券商需調整資管業務結構,探索低成本運營模式,同時通過投顧業務增加附加值。
《實施意見》落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完善投資顧問制度規則。券商可以加強與中長期資金的合作,拓展機構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其中,政策要求打通社保、保險資金入市障礙,券商需設計適配養老金投資的標的(如FOF基金、穩健型債券),並推動長週期考覈機制,增強資金穩定性。
與分支機構建設有關的表述在《實施意見》中也有提及,其提到推動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加大對營業網點、服務APP等親老適老化改造力度。加強老年人金融知識普及教育,保障老年投資者合法權益。
整體而言,券商需優化財富管理產品線,提供低費率、高透明度的普惠型投資工具,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綠色、科技債券市場有業務發揮點
債券業務方面,《實施意見》提到,加大多層次債券市場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積極發展鄉村振興公司債券,這些方面券商有所作爲。此外,綠色金融方面對於債券市場的影響更爲明顯,券商可協助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可持續掛鉤債券,並參與綠色資產證券化項目。政策明確支持綠色產業股債融資,券商需完善綠色金融產品設計能力,滿足低碳轉型需求。
數字化轉型預計將上新臺階
數字化轉型是證券業的共識,其中提到了要提升證券期貨行業數字化水平,推動行業機構數字化轉型。具體措施包括:
這意味着券商自身數字化升級力度將會再上新臺階。近年來,監管已多次發文鼓勵數字化轉型的賦能。
券商落實全面風險管理,避免“僞創新”
《實施意見》督促行業機構樹牢“合規創造價值”理念,落實全面風險管理與全員合規管理要求,堅持“看不清管不住則不展業”,避免一哄而上,嚴防“僞創新”“亂創新”。針對金融“五篇大文章”不同領域的風險特點,探索建立風險早期糾正硬約束制度,督促行業機構健全風險識別、監測預警和壓力測試機制。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周小舟在回答記者提問關於接下來如何落實《實施意見》時也提到,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糾正,從嚴打擊以金融“五篇大文章”爲名實施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爲,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如此來看,強調“合規創造價值”,要求券商落實全面風險管理,避免“僞創新”。需加強合規團隊建設,完善風險監測機制,防範以“五篇大文章”爲名的違規行爲。
券商在輿論場的角色更加明晰
《實施意見》提到要加強宣傳引導。圍繞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強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大改革、重要政策的宣傳解讀,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投資者教育。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加大對典型做法、示範案例的宣傳與推廣。動態評估政策效果,適時優化相關措施安排。
隨着監管的加強,券商作爲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需要更加註重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以增強市場透明度和投資者信心。
加強資本市場人才隊伍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意見》也提到了要培育良好的行業文化,加強資本市場人才隊伍建設。這意味着,資本市場改革和業務創新對券商的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券商需要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提升團隊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