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變“美麗風景”爲“美麗經濟”

來源:浙江日報

智能工廠裡的機械臂正以毫米級的精度舞動,生產線高效運轉;美妝實驗室中研發出的新品芬芳彌散,創新火花四濺;莫家柵村的田埂邊,村書記對着鏡頭熱情洋溢地介紹百年老字號粉絲,鏡頭外不時傳來村民的歡聲笑語……季夏時節,走進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一幅產業興旺、生活幸福的美麗圖景正徐徐展開。

項目雙進協同攀升,創新動能持續迸發,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今年上半年,埭溪鎮規上工業產值47.49億元,同比增長10%。眼下,全鎮上下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只爭朝夕的精氣神,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書寫着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埭溪樣本。

■ 楊斌英 王晨曦

智能製造

產業升級激活新動能

6月7日,投資10億元、佔地173畝的麗博家居4.0大型智慧工廠在埭溪鎮正式啓用。走進工廠的核心生產車間,科技感撲面而來:RGV小車與全自動上料機龍門機械手實現6秒/層、準確率高達99.99%的全自動上料操作;機器人進行柔性CNC開料操作,切割誤差不超過一根頭髮絲寬度……家居板材從上料、開料、打孔、分揀到包裝、儲存,整個流程行雲流水。

“這些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自動物流配送與倉儲系統等一系列智能化裝備,讓麗博實現年產20萬套環保定製家居產品,具備了全球領先的智能製造能力。”公司總經理高利見介紹,4.0大型智慧工廠以自動化裝備爲基礎,結合物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將製造過程中的每個車間、每臺設備、每個檢測結果進行實時聯接,融合大數據、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實現了柔性化生產與全過程數據追蹤。

爲何選擇埭溪?高利見給出了答案:“這裡的人文環境和地理位置都很好,相關產業的配套體系非常完善。此外,政府對我們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從政策到各項配套服務,只要我們提出需求,他們基本上都能解決。”

麗博的成功轉型,也是埭溪鎮在搶抓發展機遇,實現工業經濟新躍升過程中久久爲功的生動註腳。今年以來,埭溪鎮充分發揮時尚美妝、智能製造兩大領先優勢,深化產業鏈招商,構建“以商引商+基金招商+騰籠換鳥”招商模式。

在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方面,埭溪鎮成效顯著:新實施6個技改項目,4家企業擴大再投資;已申報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預計規上研發費用合計達1.4億元,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達3.7%。

針對畝均低效、廠中廠、高耗低效等重點整治內容,埭溪鎮推動低效企業整治攻堅,排定計劃進行收儲。同時,該鎮推動多個重供項目提速,協助企業申報“省重大產業項目”以及“省專精特新企業”項目,完成兩家市級綠色工廠及珀萊雅省級未來工廠的評選,爲工業經濟蓄勢賦能。

美妝綻放

創新驅動引領新潮流

當智能製造的硬核力量在埭溪大地掀起浪潮,一股“美麗經濟”的柔性魅力也在絢麗綻放。

“瞧,這面牆上都是我們的專利證書。”在尚色化妝品有限公司剛啓用的新工廠裡,企業技術負責人張發明熱情地指着一面掛滿榮譽的牆說道,“這些只是我們創新成果的一部分,目前我們已經擁有近百項知識產權,與絕大部分國內彩妝頭部品牌達成了合作。”

尚色,這家專注於化妝品研發、生產的科創型企業,自2019年在埭溪投產以來,短短几年內就成爲行業翹楚。他們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我們組建了30多人的專業研發團隊,擁有全系彩妝、底妝的配方自主研發能力。此外,很多設備都是根據實際生產需求不斷研發和完善的,幾乎每個季度都有‘新面孔’投入使用。”張發明說,2019年,尚色化妝品投產首年實現產值約750萬元,此後保持快速發展,每年倍增,今年產值有望突破2億元。

潮涌東方,美妝小鎮的國際化佈局也呈現新亮點。今年以來,小鎮的美妝企業出口額1.29億元,同比增長104.8%。作爲CBE(中國美容博覽會)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美妝小鎮積極組織珀萊雅、喜美恩等33家企業亮相意大利博洛尼亞美容展、上海美博會,促成意向訂單超千萬元。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迪拜的AJMAL香水集團旗下子品牌瑪瑞亞吉正式入駐美妝小鎮,這無疑爲小鎮的國際化版圖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爲了助力美妝小鎮高質量發展,去年8月,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關於支持吳興美妝小鎮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近一年來,美妝小鎮迅速爲各項舉措落實開展工作,爲美妝產業的發展帶來便利。埭溪鎮設立全省首個化妝品行業監管所和美妝業務鎮級辦事服務點,全面推進市場經營主體跨區域遷移“一次不用跑”、准入準營“一類事”等增值服務改革,上半年就地辦理普通化妝品備案業務551件,備案審批時間突破性縮減40%。同時,憑藉“藥監直通車”機制,埭溪鎮建立了與省藥監局之間的高效聯絡渠道,爲企業在產品研發、功效評價、安全評估等方方面面提供“直通快享”服務。

特色農業

鄉村振興描繪新畫卷

“寶!吃粉絲麼?”最近,埭溪鎮莫家柵村書記鍾平的短視頻火了。鍾書記的“出圈”,讓莫家柵粉絲這個百年老字號再次受到關注,也讓“莫家柵粉絲”共富工坊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這個由莫家柵村黨支部與吳興區供銷社黨支部於2019年共同創建的工坊,規範了7道製作工序,實行“一會員一碼”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同時配備標準化生產車間,細分粗加工、精加工、成品間、檢測室等,按照標準化流程進行粉絲加工,農戶粉絲品質達標率由原來的50%提升至98%。此外,通過吳興區供銷社黨支部牽頭,莫家柵村建立了“農戶+合作社、實體銷售+電商”的銷售體系,積極探索“電商直播+特色產業”聯合發展新模式,逐漸形成有保障、多網點、線下爲主、線上爲輔的銷售模式,有效改變過去家庭作坊生產模式與市場需求脫節的狀況。

土地不會辜負汗水,創新總能喚醒沉睡的資源。當傳統農業與現代智慧碰撞,土地不再只是耕作的場所,更是承載致富夢想的沃土。近幾年來,上強村對2000餘畝田地進行非糧化整治,積極探索“合作社+農戶+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將土地的產出效益發揮到了極致。“我們每年6月初種植水稻,10月收割;10月底接着種植山露菜,第二年5月底再收割。在這種輪作模式下,每年水稻畝產值能達到1200斤,山露菜畝產值更是高達1萬斤,綜合畝年利潤能達到4000元。”上強村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一把粉絲,連起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營銷;一畝良田,串起了糧食增收與農民致富。在埭溪鎮,特色農業正以創新之姿鋪就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智能製造的引擎轟鳴,美妝經濟的芬芳彌散,特色農業的沃土生金。站在年中承上啓下的關鍵節點,接下來,埭溪鎮將聚焦項目雙進、城鄉融合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持續擦亮“美麗經濟”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