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奉化:黨建聯建助力“美麗資源”變身“美麗經濟”
“這裡曾是我的童年,如今是都市人的‘詩與遠方’。”
談起自己回到家鄉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東山村的創業歷程,徐小風很是感慨。她說,沒有區鎮村三級黨建聯建幹部的幫助,東山村前進的腳步或許難以邁得那麼快。
東山村羣山環繞、植被茂盛,村民長期以種植花木爲生。前幾年,由於本地花木市場行情不太景氣,許多村民收入銳減。一些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去大城市打工,留守村中的老人和孩子不斷增多,“空心化”趨勢日漸加劇。
“就在5年前,東山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還不到30萬元。”東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佩倫說,如何讓陷入“發展泥沼”的東山村儘快走出困境,成了擺在當地基層幹部面前的首要任務。
“與其讓落後村單打獨鬥,還不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聯建作用,讓周邊區域聯合起來‘抱團’成長、共同發展。”溪口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通盤分析東山村遇到的問題後,他們決定將該村附近的5個行政村和1家“兩新”組織納入黨建聯建範疇,抱團開發鄉村旅遊,把“美麗資源”轉化爲“美麗經濟”。
奉化區委組織部副部長丁琳說,在黨建聯建的牽引下,國企、高校、職能部門、“兩新”企業等聯建單位相繼加入東山村的“朋友圈”,優質的政策資源、配套項目等紛紛向東山村等6村集聚,48個爭先進位發展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在徐小風印象中,各級黨建聯建幹部不斷通過各種渠道吸引“走出去”的村民回鄉創業,並和村民們一起努力改變村莊的發展面貌:將原本的破舊平房改造成精品民宿,想方設法引進優質的咖啡廳和農家樂,構思打造“住雲端、賞日出、走古道”的村莊特色IP……
短短几年間,東山村徹底“舊貌換新顏”。徐佩倫說,如今的東山村一年接待遊客超萬人,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0萬元。“不少城裡人常常週末來‘打卡’,我們村成了本地小有名氣的‘網紅村’。”
奉化區的很多基層幹部認爲,黨建聯建的首要前提是堅持自主自願、務實管用,既不能搞“大呼隆”“拉郎配”,也不能只津津樂道於開會、搞活動的“表面文章”。一些地方組建產業鏈黨委時,產業鏈上各成員單位抱團發展的願望都很強烈,歸根結底就源於大家有着共同需求。
丁琳說,一些地方進行黨建聯建、“抱團”發展後,大家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鏈上各部門職責理得更清了,各方協同發揮出“1+1>2”的作用,助力全區鄉村各項產業升級。“黨建聯建將不少村莊打造成一整列飛馳的火車,每節車廂既能協同發力,又能自主運轉,這樣的火車怎麼能跑不快呢?”
“在探索實施‘跨層級、跨領域、跨區域’黨建聯建過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找準共同需求、實現利益聯結、聚焦項目紐帶,才能真正聯到心上、聯到實處,讓廣大鄉村在未來煥發出無窮生命力。”奉化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範勝兵說。(記者 顧小立)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