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2025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全名單!
中國數據開放
2025年3月16日最新發布:
中國數據開放3月15日據央視新聞報道,2025年央視“3·15晚會”以“共鑄誠信 提振消費”爲主題,聚焦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數字經濟等領域的違法侵權行爲,旨在揭露行業亂象、維護消費者權益。以下爲晚會核心信息及近期相關動態:
注意:本文內容編輯最新來源於央視3.15晚會現場,所涉相關企業等信息均是央視新聞及央視財經相關記者報道,信息披露嚴格遵守相關法律!
1、翻新衛生巾:位於濟寧市梁山縣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銷售劣質衛生巾和嬰兒紙尿褲,且數量巨大,他們的生產原材料被曝光來源於多個知名品牌的殘次品回收再製造。涉及到的知名品牌有全棉時代、蘇菲,米菲,嫚熙,自由點,babycare。
2、一次性內褲:商丘市知情人告訴記者,當地有多家服飾加工企業生產的一次性內褲,並不衛生,根本就不會殺菌,例如有夢陽服飾有限公司,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表示有部分產品爲節約成本不進行殺菌消毒。部分代工品牌包括初醫生、貝姿妍、浪莎等。企業使用強力去污劑“槍水”掩蓋異味,產品外包裝卻標註“EO滅菌”。
3、家電維修平臺:包括啄木鳥家電維修平臺在內的一些家庭維修平臺企業存在一些收費亂象,例如師傅上門維修一個水龍頭100元,給客戶更換成本20元左右的燃氣竈點火器,再將電池帽拿掉,要收費250多元。
4、保水蝦仁:磷酸鹽超標!部分商家超量添加保水劑,包冰增重:1斤蝦仁7兩冰。湛江尚方舟、中青水產等企業超量添加保水劑,鹽城海創源等企業通過“保水+包冰”雙重增重牟利,部分產品流入李佳琦直播間銷售的正大白對蝦仁等渠道。例如一家企業的蝦仁磷酸鹽添加量達到千分之三十,浸泡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保水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這會導致蝦仁磷酸鹽含量嚴重超標,企業負責人卻對此並不在意。在另一家企業工作人員表示,這樣的保水蝦仁,他們自己不吃,他們沿海地區都是吃新鮮海蝦。
5、電子籤高利貸:記者發現在借貸寶平臺簽了正規的電子籤協議,打了電子籤的欠條,但實際交易的時候卻不在平臺上進行。多位在借貸寶、人人信這些電子籤平臺上籤條借款的人告訴記者,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由於不清楚其真實身份信息,根本沒辦法起訴。人人信的一位產品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平臺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過做假賬號來規避法律風險的,目的就是讓受害人找不到起訴對象。人人信經理暗示記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來做賬號,“人臉識別是一種高科技技術,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着,法院肯定帶不走。”電子籤平臺的“實名認證”成了擺設,即使是被人告,平臺給出去的放款人資料,也是無法查證的。這樣設計的商業模式,放款人通過電子籤放高利貸掙錢,平臺不斷通過電子籤欠條收借錢人的手續費,出了問題,誰也不用擔責任。
6、個人隱私泄露: 記者找到了一些公司。在雲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他們的獲客軟件能夠將商家想要的關鍵詞設爲標籤,軟件會自動在選擇的短視頻平臺上掃描評論區,一旦發現與標籤詞相關的評論,就會強行抓取這個用戶的電話、微信賬號等信息。此外,這款獲客軟件,還能幫助商家監控和偷取自己同行的直播帶貨數據,去對方的直播間“截流和引流”。在綠信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這些軟件都是用爬蟲技術,偷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在宣稱“擁有20億條精準人羣畫像”的企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獲客軟件名爲“火眼雲”,已經賣給了很多企業 像土巴兔之類的,口腔現在有一個拜博,醫美的比如說美萊。
7、騷擾電話產業鏈:AI外呼機器人成騷擾電話幫兇一年多來,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所謂“外呼”業務的廣告,這些外呼公司的核心業務,就是幫助商家向手機用戶撥打自己的營銷電話,俗稱“電銷”。這些外呼公司打着“高效觸達用戶”“精準拓客”等旗號招攬生意,甚至還宣稱可以通過AI智能機器人撥打營銷電話。在一家名爲智優擎的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裡,負責人田經理打開了一套給客戶測試運行中的系統後臺,一家口腔醫院的智能機器人的話術呈現在電腦屏幕上,每句話都設有相應的觸發關鍵詞,一旦消費者說了相關的語句,智能機器人會轉到對應的回覆內容。
8、手機大轉盤抽獎:記者看到用戶使用手機支付後,例如停車場支付或者生活費用支付完成後,手機頁面會出現抽獎,頁面會自動跳轉至“大轉盤”小遊戲。點擊抽獎,系統隨即提示“抽中大獎”,獎品是“200元話費券”或者送一年的視頻會員。然而記者購買後,並沒有任何話費到賬,也沒有看到200元的話費券。客服表示:“優惠券一共有30張,充200元減10元的券10張,充100元減5元的券20張。”記者發現,需要充值4000元話費才能用完這些話費券,並且最快需要15個月。經調查,該廣告推廣由兌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記者奔赴杭州,找到了兌捷科技的主要控股方——兌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這是他們公司目前獲利最高的業務。“投100萬元當天回150萬元,這幾個板塊的業務客戶,已經接近於瘋狂。”
9、非標電線電纜:記者來到南寧的科德國際五金市場,這裡是華南地區規模較大的五金機電市場之一。記者在市場調查發現,這裡一些商家銷售的電線電纜產品報價明顯偏低,說辭也基本一致,那就是他們售賣的是所謂的“非標線”。簡單來說,所謂“非標線”,就是未達到國家檢測標準的電線電纜。在這個市場裡,銷售“非標打折電線”並不是什麼秘密。貴陽的金石五金機電城,是華南地區規模較大的五金交易市場之一,然而,部分商家竟也在售賣同一規格、兩種價格的線纜。這些暗地裡流通在多個市場裡的非標電線電纜,究竟又是誰生產的呢?記者按照銷售商家提供的地址,來到了位於安順市的金明陽電線電纜公司,這家公司對外宣稱自己的年銷售額過億。負責公司銷售的陳總告訴記者,他們企業能按照客戶需求,生產不達標的電線。在多個商家提供的供貨名單裡,潤雄電纜集團有限公司也多次被商家們提及,主管銷售的負責人範經理介紹,他們廠生產的“非標線”,不僅外觀和國標線一樣,還能提供齊全的資質報告,可以實現“造假一條龍”。據應急管理部統計,在國內重大火災的案例中,因線纜引發的火災佔50%以上,居各類火災之首,全國近十年來發生因電纜着火蔓延成災的重大事故逾百起。
10、餐飲行業食品安全:記者在市場調發現楊銘宇黃燜雞米飯有門店存在後廚亂象,涉事門店存在使用存放多天的發酸食材,顧客食用後的剩菜回收再加工售賣,隔夜發黑的牛肉加色素後冒充新鮮牛肉,員工未持有健康證等問題。
湖北經視“3·15特別報道”曝光了蜜雪冰城宜昌凝聚新天地門店的食品安全問題。記者調查發現,該門店未按規定,使用隔夜檸檬和橙子切片製作招牌飲品。另外,門店的衛生狀況也堪憂。
湖北經視“3·15特別報道”曝光了滬上阿姨的食品安全問題。湖北經視記者在滬上阿姨漢口城市廣場店內看到用來製作楊枝甘露的西柚粒已過期,店員經提醒後只是笑笑,並且重新打印小料保質期,繼續用過期材料製作茶飲。
行業反思與消費者應對建議企業責任:
從合規到誠信
食品安全企業需強化供應鏈管理,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溯源透明;防火玻璃等工業品行業應建立第三方認證機制,杜絕資質造假。監管升級:跨部門協作與技術賦能
利用AI和大數據監測網絡消費陷阱,例如識別虛假廣告與金融詐騙模型,提前預警風險。消費者自我保護策略留存證據:購物時保留票據、截圖,以便維權。理性辨識宣傳:對“神奇功效”“零風險”等話術保持警惕。善用法律工具: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公益訴訟維護權益。
晚會結語
2025年央視“3·15”晚會再次以犀利的調查與權威的曝光,推動消費環境淨化。從食品到金融,從實體到數字,晚會的焦點始終圍繞“誠信”與“安全”兩大核心。企業若想長遠發展,唯有堅守底線;消費者亦需提升警惕,與監管合力築牢權益防線。未來,唯有共鑄誠信,方能真正提振消費信心,構建健康市場生態。
來源:央視新聞、中央網信辦、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