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險火藥庫 印巴劍拔弩張

全球「火藥庫」世代交替,老牌火藥庫中東退場,印巴取而代之。(美聯社)

全球「火藥庫」世代交替,老牌火藥庫中東退場,印巴取而代之!今年五月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爆發數十年來最激烈的軍事衝突,戰機呼嘯、飛彈交錯而過,外傳印度被擊落六架戰機,緊張情勢一度讓南亞瀕臨戰爭邊緣。雖然衝突很快停歇,但外界仍憂心,這兩個各自握有超過170枚核彈的鄰國,隨時可能再度擦槍走火。

美國媒體《Politico》(政客)直言,若印巴爆發核子戰爭,世界末日般的「核冬天」將降臨,數以百萬計的人死於爆炸與輻射,放射性塵埃隨風飄散,恐引爆全球糧食危機。

《Politico》日前爬梳未來五年全球五大沖突熱點,分別是全球最接近核戰邊緣的印巴、可能重塑太平洋格局的臺海、欲透過混合戰試探北約決心的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誤判風險極高的中印邊界衝突,以及長年緊繃的朝鮮半島。

印巴世仇可追溯至1947年印巴分治。當時兩國自英國殖民體系獨立而出,形成以印度教徒佔多數的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巴基斯坦。克什米爾這塊位於喜馬拉雅山、面積約22.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自此成爲雙方爭奪焦點。此後兩國戰火頻仍,1971年戰爭更畫下新的「控制線」。雖然1999年曾再度交戰,但自2003年起,除了零星邊境衝突,印巴總體上維持相對和平。

然而核武庫的存在,讓每一次摩擦都格外驚險。據《原子科學家公報》估算,巴國擁有約170枚核武,印度則有約180枚。一旦南亞爆發核衝突,其影響將遠超出區域範圍,不僅摧毀城市、造成無數傷亡,還會因「核冬天」效應引發全球性糧食危機,數十億人恐陷饑荒。

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就曾警告,就算印巴雙方都無意開戰,但衝突仍可能「從0瞬間飆升至60」,因爲國內政治壓力往往推動雙方相互升級、彼此利用。而更危險的是,巴基斯坦的核武門檻極低,加上兩國戰略尚不成熟,一旦局勢失控,恐在短短几天內就釋放數十甚至上百枚核彈,釀成毀滅性打擊。

當然,全面開戰對兩國都弊大於利。史汀生中心非常駐研究員、前五角大廈南亞事務主任克拉裡(Christopher Clary)分析,印度的戰略重心在於與中國的激烈競爭,同時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力圖躋身中等收入強國;而巴基斯坦則疲於應付俾路支省以及與阿富汗接壤的普什圖地區叛亂,國內壓力足以讓政府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