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人身心俱疲的,不是要求高的人,而是永遠喂不飽的人
接觸的人越多,越能體會一句話的道理:最累人的不是那些要求高的人,而是永遠“喂不飽”的人。
要求高的人,往往目標明確,你幫了他,他會記在心裡,甚至找機會回報你。
就算沒幫成,他也會理解你的難處,不會強求。
這種相處,雖然累點,但心裡敞亮,知道自己的付出有價值。
可那些“喂不飽”的人呢?
你幫他一次,他覺得是應該的;幫他十次,他記不住你的好;只要有一次沒幫上,他立馬翻臉,背後說你壞話,好像你欠了他八輩子債似的。
這種人,就像無底洞,你永遠填不滿他的慾望,也永遠得不到他的感激。
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最容易消耗自己的能量。
你掏心掏肺地對他好,他卻把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甚至變本加厲地索取。
時間久了,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好?是不是我不夠大方?
其實,問題根本不在你,而在他。
他不懂感恩,也不懂珍惜,只想着從別人那裡撈好處。
1、別讓“喂不飽”的人,吸乾你的善意。
有個大善人叫東郭先生。
有一天,他趕着毛驢,馱着一口袋書,慢悠悠地在山路上走着。
突然,一隻受傷的狼從樹林裡竄了出來,撲到東郭先生面前,苦苦哀求:“先生啊,我被獵人追捕,性命危在旦夕,求您救我一命吧!”
東郭先生心地善良,看狼可憐巴巴的樣子,就動了惻隱之心。
他趕緊把口袋裡的書倒出來,讓狼鑽進去,然後把袋口紮緊。
不一會兒,獵人騎着馬追了過來,問東郭先生:“先生,您有沒有看到一隻狼?”
東郭先生搖搖頭說:“沒看見。”
獵人相信了他的話,騎着馬繼續往前追去了。
等獵人走遠,東郭先生把狼從口袋裡放了出來。
狼一出來,就抖了抖身上的毛,眼睛裡閃過一絲狡黠的光。
它不但沒有感謝東郭先生,反而惡狠狠地說:“先生,您既然救了我,就再救到底吧。我現在餓得慌,您就行行好,讓我吃了您填飽肚子吧!”
東郭先生驚得目瞪口呆,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好心救了一隻狼,這隻狼卻恩將仇報,要反過來吃他。
這時候,一位老農扛着鋤頭路過。
東郭先生趕緊向老農求救,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
老農聽了,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對狼說:“狼啊,你說東郭先生要害你,可他明明救了你。這樣吧,你們再演示一遍剛纔的情況,讓我看看是不是像你說的那樣。”
狼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又鑽進了東郭先生的口袋。
老農趁機舉起鋤頭,一鋤頭就把狼打死了。
東郭先生這才鬆了一口氣,對老農感激地說:“多虧您救了我,要不是您,我今天就死在這狼手裡了。”
老農語重心長地說:“先生啊,您心地善良是好事,但也要看清楚對象。像這種忘恩負義的傢伙,就不值得救啊!”
東郭先生救狼的故事,和咱們生活裡遇到的那種“喂不飽”的人,是不是一模一樣?
你掏心掏肺地對他好,幫他解決各種難題,他就像那隻狼一樣,把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
一旦你有個什麼閃失,沒滿足他的要求,他馬上就翻臉不認人,甚至在背後捅你一刀。
2、怎麼避免被這種“喂不飽”的人消耗呢?
小李,他有個同事,平時總愛找小李幫忙。
小李這人熱心腸,同事讓他幫忙修電腦、打印文件、跑腿買東西,他從來都不拒絕。
有一次,公司有個重要的項目,小李自己忙得昏天黑地,實在沒精力幫同事了。
結果,那個同事就在背後跟其他同事說:“小李這人太不夠意思了,以前我找他幫忙,他都沒拒絕過,這次就因爲這點小事,就不幫我了,真是看錯人了。”
小李知道後,心裡特別委屈。
他跟我說:“我幫他那麼多回,他怎麼就不記得我的好呢?就這一次沒幫,他就這麼說我。”
我就跟小李說:“兄弟,你得學會拒絕啊。那些永遠‘喂不飽’的人,就像無底洞,你越幫他,他越覺得你欠他的。你得讓他知道,你的幫助不是理所當然的。”
小李聽了我的話,開始試着拒絕同事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一開始,同事還不太習慣,老是纏着他。
但小李態度堅決,慢慢地,同事也不再老是找他了。
而且,小李發現,自己不再被這些瑣事纏身,工作和生活都輕鬆了不少。
就像有句話說的:“善良要有鋒芒,否則就是軟弱。”
不能因爲害怕得罪人,就一味地遷就那些“喂不飽”的人。
該拒絕的時候,就得果斷拒絕。
你得讓他們知道,你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寶貴的,不是隨便就能被消耗的。
同時,也要學會分辨身邊的人。
對那些懂得感恩、珍惜你付出的人多幫一把,多走動走動;對那些“喂不飽”的人,就保持距離,別讓他們消耗你的精力和情緒。
生活就像一場漫長的旅程,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別讓那些“喂不飽”的人,吸乾你的善意,消耗你的能量。
記住,你的善良很珍貴,要留給值得的人。
別讓自己的善良,成了別人傷害你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