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裁決未答「出生公民權」關鍵問題 受影響移民急尋答案
最高法院27日針對出生公民權案做出相關裁決,引發高度困惑。(歐新社)
最高法院27日針對出生公民權案做出相關裁決,已引發高度困惑,可能受影響者紛紛致電律師和移民權利倡議者,試圖釐清這項具重大人道主義影響力的複雜法律裁決。律師和倡議者則向焦慮的客戶解釋,此案未來訴訟結果及相關行政命令在各州的執行情況,都存在未知數。
最高法院保守派佔多數的大法官27日支持的裁決,只批准川普總統限制聯邦法官權力的請求,並未針對川普限制出生公民權措施的合法性做出裁定。
川普今年1月就職後發佈的行政命令指示美國各機構,在美國出生的兒童若父母雙方都不是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應拒絕承認該兒童的公民身分。三位美國地區法院法官攔下該行政命令後,全案上訴至最高法院。
大法官最終裁決表示,川普的上述行政命令可在30天內生效,但似乎保留了下級法院進一步審理並阻止實施該政令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原告已在27日向馬里蘭州聯邦法院提出修改後的訴訟,尋求結合全國各地子女可能被剝奪公民身分成爲羣體,提出集體訴訟。
華府智庫「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分析師布希-約瑟夫(Kathleen Bush-Joseph)表示,川普限制出生公民權的措施如果不在全國普遍實施,而是在沒有針對此令提起訴訟的28個州實施,將會造成「非常混亂的局面」,「個別醫生或醫院是否需要自行判定嬰兒及其父母的公民身分?」
俄亥俄州移民聯盟主任特拉蒙特(Lynn Tramonte)表示,她27日接到一名持東亞臨時簽證來美的男子打電話來焦急詢問,他的妻子懷孕了,但俄亥俄州不是原告州之一,他想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孩子的權利;「他一直強調,他對憲法賦予的權利非常關心」。
移民倡議者估計,川普對出生公民權設限的措施,每年將阻止約15萬名出生嬰兒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分。川普27日表示,「出生公民權讓成千上萬人藉機涌入美國,但那絕非該政策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