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一次性扶持100萬元!高州10個“硬招”發力微短劇產業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張夢琦 實習生黃雯愉 廣州報道
近日,高州市人民政府發佈關於印發《高州市扶持網絡微短劇發展若干措施(試行)》(以下簡稱《措施》)的通知。《措施》從資金扶持、三農融合、人才建設、產業聚集、版權保護等多個方面提出十條支持措施,以進一步激活高州傳統文化,打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質微短劇,在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助力千行百業發展。
短劇市場正以百億級增量規模狂飆突進。《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0%,預計2027年達到1000億元。
《措施》提到,將設立微短劇產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不少於500萬元,用於鼓勵網絡微短劇劇本創作、拍攝補助、人才培訓、產業活動以及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等。
具體來看,高州將對本地出品佔比超過80%的網絡微短劇給予資金扶持:對獲得國家、省宣傳文化廣電部門扶持的劇目,分別扶持第一齣品方最高10萬元和5萬元;對單個平臺播放量每500萬次的劇目,扶持第一齣品方最高1萬元,每部最高累計扶持15萬元。同時,對於在高州拍攝或宣傳高州的網絡微短劇,最高給予10萬元的拍攝補助,對於優秀微短劇劇本創作評比得獎的劇本,最高給予一次性1.5萬元獎金。
在全國各地都在推動“微短劇+”的發展勢頭下,高州在茂名及全省還率先開啓了“微短劇+三農”的探索。
2024年以來,高州市出臺了《高州市推進整村運營和支持三農微短劇經濟發展工作方案》,成立了茂名·灘底短劇經濟服務中心,承辦了金荔獎灣區(茂名)首屆短劇邀請大賽,累計吸引108個劇組前來取景拍攝,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我市的城市知名度,提高了微短劇產業的發展水平,增加了鎮村集體收入。
相應地,《措施》提出建設三農微短劇鄉村。對新建或改建以服務微短劇攝製作爲主要業態的拍攝基地(數字 攝影棚),項目實際投資額超500萬元的,最高按投資額的3%給予項目建設方一次性扶持,每個項目最高100萬元。
今年1月,高州召開“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工作會議,通過了《高州市推進灘底整村運營和支持三農微短劇經濟發展工作方案》,在五大方面制定25條具體舉措,旨在深入探索“微短劇+”的發展模式,保障灘底整村持續運營和“三農”微短劇經濟健康發展。
此外,在舉辦大型微短劇系列活動方面,《措施》提出,將每年至少組織1場返鄉大學生三農微短劇大賽和1次全市性的三農微短劇大賽,至少舉辦1場微短劇優秀劇本徵集 和評選活動。
爲引進高端影視人才、健全人才培育體系,《措施》提出,一方面,將在高州市事業單位人員招錄中設置專業崗位,制定專項獎勵計劃,吸引各類影視人才落戶本地。另一方面,將微短劇產業納入幹部培訓課程。建立微短劇專家智庫,聘請一批國內、省內行業專家爲灘底“三農”短劇經濟發展顧問,每年至少舉辦2期微短劇從業人員培訓班。
去年9月,廣東省慶祝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上,掛牌成立了粵港澳(茂名)三農短劇拍攝創作合作區,開創以微短劇經濟帶動鄉村振興、推動“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措施》也提到,要以園區模式形成產業集聚。組建茂名灘底“三農” 短劇聯盟,吸納首屆“三農”短劇邀請大賽獲獎劇組及省內(特別是粵西)有知名度的微短劇創作團隊,並提供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