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將聚焦網絡平臺、直播間售假等問題強化監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 張素)3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6件檢察機關依法懲治製售僞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國檢察機關將聚焦網絡平臺、直播間售假和農村、城鄉接合部食藥安全等問題,協同發力,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最高檢此次發佈的典型案例分別是:潘某某等人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袁某甲等人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污染環境案,吳某某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陳某、孫某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王某某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武某某等人生產、銷售假藥案。
這批典型案例涵蓋滅火器、柴油、化妝品、化肥、藥品等與人民羣衆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突出全鏈條打擊犯罪。比如河南檢察機關辦理的陳某、孫某等人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檢察機關深入挖掘線索,發現涉案假僞劣化肥銷往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依法追訴18名下游經銷商。
同時,檢察機關堅持治罪與治理相結合。比如廣東檢察機關辦理的吳某某生產、銷售僞劣產品案,檢察機關制發檢察建議後,當地市場監管局制定並開展兒童化妝品專項整治活動,從嚴查處違法行爲,並建立日常監管長效機制。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生產、銷售僞劣商品犯罪4486件7716人,起訴10855件21404人。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生產、銷售僞劣商品犯罪案件535件565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510件553人。
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國檢察機關將持續保持依法嚴懲製售僞劣商品犯罪高壓態勢,加大對重大案件的掛牌督辦力度,提升案件辦理質效。
檢察機關還將強化行刑銜接,加強與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的協作配合,推動農產品領域行刑銜接規範性文件出臺,完善協作配合機制,提升打擊合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