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去年全國法院共執結涉民生案件約64萬件 執行到位金額約517億元
3月1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舉辦2025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解讀系列全媒體直播訪談。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黃文俊表示,不管執行案件當事人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要一視同仁,應當及時履行義務。2024年,全國法院共執結涉民生案件約64萬件,執行到位金額約517億元。其中,執行結案涉農民工案件7.52萬件,執行到位金額18.64億元。
黃文俊表示,平等保護是執行工作堅持的基本原則,不管執行案件當事人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要一視同仁,都應當及時履行義務,這是法律責任。
“在對企業被執行人執行過程中,我們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要求在充分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採取更加靈活有效的措施。”黃文俊表示,既讓陷入資金流動性危機的被執行人得以繼續生產經營,又讓申請執行人的勝訴權益“有盼頭、有預期、有保障”,兼顧“力度”與“溫度”。
黃文俊透露,涉民生執行案件是一個難點,也是人民法院傾力努力的方向,“因爲追索勞動報酬、農民工工資、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卹金、醫療損害賠償、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工傷保險待遇等案件,涉及千家萬戶,是我們維護人民羣衆利益的着力點,也是我們千鈞重擔之所在。”他介紹,人民法院採取了一些措施,在元旦、春節期間部署開展集中執行行動,推動集中執行與常規執行相結合,開闢綠色通道,對涉民生執行案件實行快速立案、優先執行、優先發放執行款。
據透露,2024年,全國法院共執結涉民生案件約64萬件,執行到位金額約517億元。其中,執行結案涉農民工案件7.52萬件,執行到位金額18.64億元。
“人民法院不斷加大執行力度。充分運用‘總對總’、點對點查控系統,強化線上和線下財產調查工作,全面查控被執行人銀行存款、房產、車輛、股權等財產信息。”他介紹,人民法院對於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被執行人,依法給予制裁,涉嫌犯罪的,堅決依法嚴厲打擊,促使被執行人履行義務。
黃文俊介紹,人民法院加強案例引導,積極發佈典型案例,集中宣傳涉農民工工資案件執行的最新動態和成果。近期發佈了五個涉農民工工資執行的典型案例,有效發揮“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示範作用。
“同時,我們強化司法救助。對生活困難、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申請執行人,各級法院積極啓動司法救助程序。對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但生活困難的申請人,積極協調當地有關部門合力救助。”他表示,2024年,全國各級法院執行部門司法救助2311人,救助金額9455.51萬元。
實習生 問致璞 武昱含 張瑀元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