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盟友聲音變了,特朗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纔是威脅?

據環球時報報道,唐寧街爲只受到美國關稅大棒的“輕輕一擊”便沾沾自喜,英國民衆可沒那麼“心大”。港媒《南華早報》近日報道稱,儘管英國沒有面臨大規模的美方所謂“對等關稅”,但其國內的反美情緒日益高漲。許多人不滿,作爲有着密切政治和安全關係的堅實盟友,美國卻仍然把英國列入了徵稅名單。這些措施已經導致英國的經濟增長預期減半,迫使英國政府向出口部門額外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支持。

《金融時報》此前報道稱,當得知特朗普對英國出口產品僅徵收10%的關稅時,英國首相斯塔默感到鬆了一口氣。在特朗普對來自英國的商品徵收10%的關稅(而不是對來自歐盟的商品徵收20%的關稅)後,斯塔默表示,他與特朗普的“耐心外交”獲得了回報。首相現在希望倫敦和華盛頓之間的貿易談判能夠進一步降低關稅。斯塔默在下議院發表講話時宣佈,英國無意與歐盟組成“自願經濟聯盟”以對抗特朗普的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到訪的英國首相斯塔默舉行會談(資料圖)

面對美國政府對外實施廣泛的、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裡夫斯在英國《觀察家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首次表示,她“對未來的困難並不抱任何幻想”。《衛報》稱,雖然裡夫斯並未直接批評特朗普或其政策,但她明確表示相關影響將對經濟造成破壞,並決心採取行動,以緩解英國家庭對生活成本的不安全感。此外,報道提到,特朗普目前正將保護主義作爲其核心經濟政策大力推行,而裡夫斯對此表示拒絕。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首相斯塔默近日強調,雖然英國目前關稅相對較低,但全球貿易的萎縮和供應鏈的衝擊將不可避免地波及英國。他還明確表示,這並非特朗普的一時之舉,而是全球貿易格局變化的開端。爲了應對危機,英國迅速採取行動。他宣佈啓動針對美國產品的報復性關稅諮詢,並公佈了一份長達417頁的清單,列出可能被徵稅的美國商品,涵蓋從高爾夫球杆到玩偶等多個品類。斯塔默還設定了5月1日的最後期限,誓言在必要時採取更爲強硬的措施。

特朗普在白宮接待斯塔默(資料圖)

顯而易見,特朗普挑起全球關稅大戰,世界經濟秩序面臨重構。英國經濟專家羅思義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看似強硬的貿易政策背後,實際上是"先割自家韭菜,再去堵別國路"的危險操作。看看全球市場的反應就知道了,各國企業都捂緊了錢包,投資者們更是望着股市直搖頭。這哪是什麼貿易談判啊,簡直就是經濟版的"獨斷乾坤"。特朗普這一招,直接把多邊貿易體系打得七零八落。說白了,這哪是什麼"自由的經濟回擊",分明就是赤裸裸的貿易霸凌。

分析認識認爲,特朗普政府此次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並非簡單的單一稅率調整,而是一套複雜的、針對不同國家的差別化關稅體系。根據白宮公佈的信息,這一政策的核心在於“讓美國與貿易伙伴彼此徵收的關稅稅率相等”,即所謂的“稅率對等”原則。特朗普在講話中強調:“幾十年來,其他國家一直對美國徵收關稅,現在輪到美國開始對其他國家徵收關稅了。”這一表態清晰地揭示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關稅手段重新平衡國際貿易關係的戰略意圖。

特朗普(資料圖)

在過去數十年的全球化浪潮中,美國曾以自由貿易旗手的姿態主導世界經濟秩序。作爲二戰後國際經濟體系的締造者,美國通過跨國公司構建起覆蓋全球的產業鏈網絡,在商品、資本與技術的自由流動中獲取了超額收益。這種歷史積澱形成的比較優勢,決定了任何試圖割裂全球化的單邊主義行徑都將遭遇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