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歷史!大漢技術學院8月起停辦退場 263學生分發安置到「這2校」
教育部覈定大漢學校財團法人所設大漢技術學院自113學年度起停止全部招生,並自114學年度起停辦。本報資料照片。
位於花蓮的大漢技術學院將於今年八月停辦走入歷史,教育部日前和學生、家長說明專案分發作業,263名學生接受分發,其中應屆畢業生則約162人,屆時114學年約100名學生將分發安置中國科技大學、佛光大學,又考量到不少學生無法離開花蓮當地,因此將由分發學校至花蓮,協助安置生完成學業。
大漢技術學院創立於民國66年,前身爲稚暉海專,88年升格改製爲技術學院,學生最多時曾逾7000人,但受少子化影響學生數大不如前,去年八月已停招、今年八月起停辦。
教育部說明,本學期大漢在學生有285人,其中263人接受分發,扣除今年應屆畢業生,預計約100人安置分發到中國科技大學及佛光大學,又大漢學生多有家庭或工作等因素無法到外縣市的分發學校上課,因此以專案同意安置學生可於大漢原校或花蓮其他適當場地上課。
對此,教育部談到,學生不會延伸額外交通、住宿、時間等成本,也會督促分發學校提供學生生活輔導措施,亦包括採認學分、撰寫論文、實習等畢業條件。
大漢學院自救會成員、教師陳建宏表示,學生歷來都希望在原校區完成學業,教育部找來兩校在大漢校區開課,由兩校調派師資並和學生收費,畢業條件比照原大漢標準,未來可取得中國科大或佛大畢業證書,但註記原大漢科系所。
教育部安置學生,原則上與停辦學校在同一或鄰近縣市,且以同級、同科系學校爲主,但本次大漢退場,位於花蓮的慈濟大學無參加安置。教育部表示,大漢去年密切和慈濟大學洽談學生安置意願,但最終因雙方在課程安排、教學設備與校園文化上有不同考量,未能達成一致。
至於教職員工權益,陳建宏說,學校給予的僅是基礎離退方案,去年起以工會進行勞資協商,但協商多次未果,目前已送交勞動部仲裁,尚等待結果。又私校近年都因少子化逐漸縮小辦學規模,工作確實沒這麼好找,自己已在大漢工作30年將辦理退休,待有其他機遇再去謀職。
教育部則表示,已建置大專教師人才網提供教師查詢大專校院職缺,並推動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計劃,提供私校教職員媒合轉介服務,也將於今年六月再舉辦教職員人才實體、線上媒合會,鼓勵教職員參與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