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退場安置 近2成學生退學
2011年到2024年7月底有15所私立大專校院退場,共3480名學生被安置轉學到其他學校,尚在學比率21.61%、畢業58.39%、休學1.58%、轉學0.89%及退學17.53%。其中,退場學校被安置學生的退學率超過17%,而全國大學學士班每年整體退學率僅5.7%至6.2%。
高教工會執行秘書張志綸表示,退場學校學生被轉到其他學校類似的科系,在原校修的學分不見得都被承認,他們也不一定讀得來,最後就面臨退學的命運。要解決此一問題,就不要將學生轉學到其他學校去,而是留在原校畢業。
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指出,在2022年《私校退場條例》實施前,有6所私立大專校院退場,學生被轉學安置到其他學校後出現很多問題,退學率是全國大學學士班的5到7倍都有。近年退場機制運作成熟,被安置學生的退學率才降下來。
陳振貴建議,教育部應該推動「公私並」,或是鼓勵退場私校將校產捐給附近的公立大學,像華夏科大併入臺科大、中華大學併入清大,原私校學生可得到公校資源及被照顧到畢業,他們會很樂意,可降低退學率。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謝麗君迴應,對於停辦學校學生,教育部除擇定鄰近的同類別、同等級對應科系及學制的學校,若鄰近學校均無適合、對應科系可供學生分發,得由分發學校申請適當場地辦理校外專班上課。
大漢技術學院去年在辦學與學生人數並未不佳下宣佈停辦,教育部竟覈准,引發朝野立委質疑,監委也着手調查。教團認爲,大漢假藉轉型來規避校產被監督,是鑽法律漏洞,也是「最壞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