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夏日新展,聚焦關於設計與影像的新視覺文化表達

設計與影像,既承載着對文化傳統的凝視,也迴應着技術革新的挑戰,共同勾勒出視覺文化的演進脈絡。近期,從平面設計的思想碰撞到影像技術的突破,一系列新展覽和動態正展現着這一脈絡的豐富層次。

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平面設計組織——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JAGDA)近日攜手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首次將“一天世界:Graphic Design in Japan”中國巡展帶入上海外灘區域。這是迄今爲止中國規模最大、系統性最強的日本平面設計展覽,以1200平方米的展廳,聚集超過300件原作,涵蓋五大展覽單元,呈現原研哉、北川一成等殿堂級人物及百餘位日本創意人的代表作品。且本次展覽試圖打破傳統設計展的邊界,以多元的敘事方式,讓觀衆感受設計如何迴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與技術挑戰。

圖片來源: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官方

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JAGDA)成立於1978年,是亞洲設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組織之一,而“JAGDA賞”作爲日本平面設計界的至高榮譽,代表着日本視覺創作的年度風向標。本單元精選了十位代表性設計師的獲獎作品,包括原研哉的《MakeThe Future Better Than Today》、北川一成的《KAMIZU》、植原亮輔的《LIVVERA》等。在二層的本單元中,展品橫跨海報、包裝、數字媒體、標誌、空間展示,既觀照設計在社會變化中的演進,也見證語言與媒介的邊界拓展。同期呈現過往三十年《Graphic Design in Japan》年鑑,現場觀衆可全景式一覽日本視覺語言隨社會變遷所經歷的演變。誠如日本平面設計協會會長、公益社團法人佐藤卓所言,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專業的平面設計師或藝術指導,又該如何生存、持續創造價值?”這或許就是此年鑑展出試圖帶給人們的思考。

在這些真實對話中,設計師們回望平面設計的黃金時代,討論生成式AI帶來的不安與挑戰,分享身處不同文化語境下的誤讀與再理解,也坦率地記錄了設計師如何在時代變動中尋找自己的座標,展現設計作爲文化實踐的廣義可能性。

影像技術的發展,始終在歷史積澱與創新突破中尋找平衡,既承載着對過往的記錄,也推動着對未來的想象。近期,一系列影像領域的動態正勾勒出這一脈絡的生動圖景 —— 從百年品牌的歷史巡禮,到當下多元場景的技術落地,再到智能時代的創作革新,共同編織出影像世界的豐富維度。

圖片來源:徠卡官方

在上海郵政博物館舉辦的《世紀見證者:當徠卡遇見中國》主題展覽,恰是影像歷史厚度的最佳註腳。作爲攝影藝術發展的縮影,徠卡的百年曆程不僅是品牌的里程碑,更是人類重大時刻的見證者。此次展覽通過四個展區全景呈現這份積澱:“珍品展區” 匯聚百年間的珍稀古董相機、鏡頭與限量版機型,訴說着硬件演進的故事;“匠心車間” 以相機部件、鏡頭切面及設計手稿,揭開精密工藝的面紗;“《LFI》檔案館” 通過精選雜誌封面,串聯起徠卡與影像文化的悠長歲月;“百年影像” 展區則以中外攝影大師跨越近百年的作品,細述徠卡與中國的世紀羈絆。在這裡,每一件展品都是技術與藝術的結晶,見證着影像從工具到文化符號的蛻變。

而在當下的多元創作場景中,影像技術正以更貼近用戶需求的方式突破邊界。在近日的 ChinaJoy 上,佳能便將技術創新與二次元文化深度融合,用全線 VR 創作產品和 3D/VR 解決方案爲愛好者“造夢”。觀衆可藉助 EOS R5 Mark II、EOS R50 V 搭配雙魚眼鏡頭拍攝 3D VR 視頻,或用對應設備體驗空間視頻創作,再通過頭顯、裸眼 3D 顯示器讓動漫角色“活”起來。針對二次元愛好者記錄逛展、捕捉Coser瞬間的需求,佳能今年推出的創意視頻機 EOS R50 V 和隨身視頻機 PowerShot V1,以小巧靈活的設計和視頻優化功能,成爲創意表達的可靠夥伴,讓熱愛與技術無縫銜接。

智能技術的融入,則讓影像創作邁入更高效、更具想象力的階段。三星 Galaxy AI 正通過持續深化的多模態能力,不斷拓展終端設備上的影像應用邊界。從生成式編輯支持的圖像擦除、元素重排,到升級的 AI 頭像功能爲用戶與寵物帶來趣味風格化方案,再到音頻橡皮擦主動優化視頻音質,Galaxy AI 讓 Vlog 創作等場景更顯專業。根據三星聯合Symmetry Research展開的最新調研結果x顯示,三星 Galaxy S25 系列用戶中超 70% 頻繁使用 Galaxy AI,其中即圈即搜普及度達 55%,照片助手使用率較前代翻倍,印證了 “AI for All” 的落地價值。在這裡,影像不再僅是記錄的載體,更成爲用戶表達自我、連接世界的智慧橋樑。

從徠卡的百年積澱到佳能的場景化創新,再到三星的智能賦能,影像技術始終在傳承中進化。它既是歷史的忠實記錄者,也是當下多元需求的響應者,更將是未來無限可能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