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談關稅三原則 侯諫莫內耗
賴清德總統(左)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右)及經濟部長郭智輝(中)2日到經濟部新北產業園區服務中心與業者座談,傾聽業者心聲。(鄧博仁攝)
美國關稅風暴嚴重衝擊臺灣產業界,「總統產業傾聽之旅」2日到新北市。賴清德總統表示,目前已與美國針對關稅談判一次,必須快慢有序,政府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空間、決不會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3大原則下,提出最好的談判策略。但新北市長侯友宜提醒國家領導人,不能用選舉思維治理國家,否則下次付出的代價不只是關稅。
賴清德2日率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經濟部長郭智輝及行政團隊至經濟部新北產業園區服務中心,與在地紡織、電子產業代表交流,聽取產業意見。
賴指出,川普提出對等關稅衝擊全世界,各國產業直接或間接受到嚴重影響,臺灣也沒有例外。中小微型企業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關鍵,數目高達160萬家,提供全臺916萬個就業機會。
說到關稅談判,他透露,現與美國已進行第一次談判,後續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臺灣產業發展空間、決不會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3原則,協助企業度過關稅衝擊的難關。另將用累計的歲計賸餘編列930億特別預算,照顧受到衝擊的傳統產業。
侯友宜致詞指出,新北市有26萬家中小企業廠商、2.2萬家工廠,第一時間成立企業紓困小組,配合中央930億企業紓困,讓企業減少衝擊。同時成立「企業紓困小組」、「穩定物價小組」、「就業穩定小組」,提供企業即時幫助。
侯說,雖然關稅暫緩90天實施,但國際情勢一再轉變,產業界感到惶恐,盼能快速得到相關資訊,及早應變與準備,希望政府能讓資訊更公開、更透明。接着侯友宜話鋒一轉,指在此關鍵時刻,國家領導人不能用選舉思維治理國家,必須給人民解方和信心,對內對外不能內耗,恐怕下一次的代價,不只關稅危機,而是國家生存危機。
產業代表、總統府國策顧問、興採實業公司董事長陳國欽表示,期盼政府能建構軍工紡織品的「A Team」,整合業界力量,取代從國外進口的纖維。政府推動建立新北紡品回收示範基地,他建議政府協助紡織業升級及佈局智慧製造,在東南亞、中南美洲等人力充足的國家設點,強化出口供應鏈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