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舉行駐臺外國記者 蕭美琴解釋賴17條的原因
副總統蕭美琴。記者李宗祐/攝影
副總統蕭美琴今天( 7月18日)下午二時出席臺灣外國記者會,致詞一開頭就提到剛結束的漢光演習,表示政府正同時因應內部及外部挑戰,在當代地緣政治緊張與假訊息氾濫的挑戰下,臺灣需要建立多層次的社會韌性。
蕭美琴表示,臺灣愛好和平不挑釁,她稱對岸正式國名PRC,表示臺灣多年來對中國經濟發展有貢獻,中國卻以軍事、經濟威嚇對付臺灣,只會適得其反。
蕭美琴解釋,中國對臺的攻勢多樣,這是賴清德總統提出17條的原因, 防衛臺灣也符合整個區域利益。
針對臺灣當前面對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賴清德今年3月13日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針對申請中國證件進行必要清查及管理等。
蕭美琴說,臺灣經濟與世界高度整合,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夜以繼日,在科技、投資與其他領域強化雙邊合作及夥伴關係。臺灣不光是發展自身經濟,而是讓友邦一起繁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