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還原因應32%關稅戰忙什麼? 推算出公式!掌握川普想要的

▲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接受訪問,還原美國公佈32%關稅後,政府的因應工作有哪些。(圖/YahooTV提供)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針對美國關稅戰,對臺灣祭出32%重稅,在清明連假100小時的因應過程中,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到底在忙什麼?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9日在政論節目「齊有此理」中表示,在美國USTR公佈那個公式之前,也推算出是用這個公式來計算的,「所以我們很清楚的掌握到說川普總統他所需要的,他所希望處理的是彌平跟世界各國之間貿易逆差的關係」。

張惇涵表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有對外講,其實在去年11月的時候,賴總統就責成行政院成立臺美經貿小組,由鄭麗君副院長來領軍,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有一些推估,是從10%到35%不等,而32%當然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情境,那這個範圍大概都有在我們的設想當中。

張惇涵表示,所以行政院也很快的提出了相對應的因應方案。他說,從臺灣時間的4月3號凌晨,美國川普總統宣佈關稅政策到前一陣子連假的結束,大概100多個小時的時間,在100多個小時之前做了什麼?可以從賴清德總統提的五大策略來看,第一個策略是要啓動談判,從比照USMCA的模式從零開始談判;第二個策略是要加強產業的支持;第三個策略是我們要設定中長期的經濟發展的策略;第四個策略是臺灣加美國 臺灣加一;第五個策略是產業傾聽之旅。

張惇涵表示,在4月3號一公佈,賴清德就已經準備好這一道菜,端出去了,賴清德總統在禮拜天的晚上,錄了一個影片跟國人報告這五個策略,但這五個策略不是在賴清德總統公佈之後或是那個當下纔在做的,而是之前就一直在做。

張惇涵指出,跟美國的談判其實一直在進行當中,包括了從川普1.0時期,談了EPPD包括拜登政府時期的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一直到川普2.0上任之後,一直都有在談。

第二個在產業的支持跟第三個策略,張惇涵表示,中長期的產業發展來看,其實這個卓院長在去年立法院還在審預算時,他就有提出說,今年行政院 經濟部編列了116億中小微型企業的支援方案要做數位轉型,要做淨零轉型,要做擴大市場的開拓116億的方案,這個也是在川普總統4月2號,宣佈關稅政策之前,就已經編列了預算,就已經要做的事情。

張惇涵接着表示,第四個策略講說,賴清德總統要臺灣加一,臺灣加美國,過去幾年,臺灣對美國的投資,已經累積來到1000億美金,創造40萬個美國的就業機會,臺積電魏哲家董事長日前,也到美國宣佈再加碼1000億美金,這是臺灣對美國的投資,臺灣加一、加美國的展現。

張惇涵舉例,中油對美國的石油的進口,從美國進口石油,大概從2022、2023年的大概40%,到了去年大概佔了,美國進口臺灣石油大概佔了60%,以天然氣來講,以去年爲例,中油進口,從美國進口天然氣,大概佔了總進口天然氣的10%左右,所以臺灣加一加美國,這個事情也是持續一直在做的。

接着,第五個產業傾聽之旅,張惇涵指出,其實在之前,很多媒體也都有報導過,其實也是一直都有在傾聽,這個產業的意見跟心聲,有些會議他自己也有參與,所以這個產業傾聽之旅也是一直有在進行。

至於清明連假的100小時,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張惇涵表示,第一個4月3號凌晨,大概是凌晨5點左右,我們的工作羣組就開始叮叮咚咚,在開始分析說,川普總統的這個關稅政策臺灣對美國的關稅64%,所以要課臺灣32%,這是怎麼計算出來的,第一時間大概是在講說公式是什麼?合不合理?

張惇涵表示,現在去講說合不合理可能不是那麼重要,可是我們在第一當下要先確認合不合理之處的原因,重點是在於要怎麼處理,而不是合不合理。他說,很快的我們的國安單位跟經貿談判辦公室,大概在美國USTR公佈那個公式之前,大概也推算出是用這個公式來計算的,「所以我們很清楚的掌握到說川普總統他所需要的,他所希望處理的是彌平跟世界各國之間貿易逆差的關係」。

張惇涵表示,可是看了其他國家,因爲他也是公佈這麼多國家可能也不單純是如此,舉例來說,像瑞士的總統也有提出來瑞士跟美國是零關稅,他們也被課了10%,那我們再看到一些比方說越南或者一些東南亞國家,關稅的數字比較高,再去比對川普總統2月13號對於所謂的對等關稅,他簽了一個備忘錄裡面我們也可以推估另外一個,就是川普政府也很強調的,就是說避免洗產地,白話文就是避免洗產地。

張惇涵指出,所以在確認或者說推估他這個公式的合不合理之處之後,纔對症下藥,那在這個狀況之下,再衍生出賴總統的第一個策略,就是要嚴正的交涉,要持續的談判,那談判的內容,因爲知道川普政府希望達到的目的可能是什麼。

張惇涵表示,因此要組一個談判的團隊,然後要擴大對美國的採購,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然後消除川普政府所在意的,所謂的非紅供應鏈或者是洗產地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