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給冰箱安攝像頭,頻繁更換司機,背後隱藏的令人震驚的原因

到現在爲止,宗慶後家族間的繼承紛爭又增添了不少內幕,這事兒真是越發撲朔迷離。

有人站在宗老的立場上,勇敢地猜測了他生前用各種方法佈局兩個家庭的初衷。

一開始,宗老可能受爸媽那輩人的影響,對傳宗接代挺堅持的,所以和杜建英生完兩個兒子後,取了叫繼昌和繼盛的名字,意思就是說希望家族繼續繁榮昌盛。

看看宗慶後的婚姻情況,他和前妻施幼珍,以及二婚的杜建英,都已經離婚了。能想象,他肯定會特別在意兩邊的關係,擔心將來兩個家庭能和平共處,別讓娃哈哈集團受影響。

所以,宗老費了點心思,把兩個家庭的事都綁在一塊兒,搞定了。

他讓髮妻施幼珍和大女兒宗馥莉主要打理渠道這塊兒,比如說施幼珍當上了供應部的部長。

杜建英這邊負責搞生產的事兒,像宗馥莉關掉的十幾家分廠的生產線,都是她名下的,這一暫停也讓娃哈哈的產品一度出現了短缺。

這麼一來,施幼珍就和杜建英綁得死死的,公司要是沒有渠道,生產線也不行;有渠道沒產能,也玩不轉。

關於遺產,宗老把集團的股權都留給了施幼珍和大女兒宗馥莉,而錢則留給了杜建英和三個孩子,誰都不會虧待。

在外面,宗老被人稱爲“一妻一女一布鞋”,這名聲挺響亮;而在家裡,宗家的血脈還能一代代傳下來。

宗慶後萬萬沒想到,等他去世以後,杜建英的三孩子居然能跟宗馥莉鬧成這樣,他原本的完美佈局也就這樣打了個折扣。

杜建英和他那三個孩子爲了爭這些財產和股權,毫不在意宗老的顏面,直接起訴宗馥莉,家醜都要曝光出來了。

她沒想到,三個子女都是美國人,反倒讓宗馥莉在輿論上佔了點便宜,沒有人願意看到這三位美國人分走上百億遺產,還跑去國外花錢。

如今大女兒宗馥莉既要股份又要財產,21億美元(差不多150萬人民幣)都不足以滿足杜建英和三個子女的胃口,他們早就盯上了那29.4%的公司股權,已經垂涎已久。

娃哈哈集團是一家股份制企業,股東結構非常明晰:上城區國資佔比46%,宗慶後家族佔比29.4%(後來由宗馥莉繼承),職工持股會則佔24.6%(杜建英是職工持股會的理事長)。

換句話說,拿到股權最多的人,基本就掌控了娃哈哈的所有話語權和決策權。

據鳳凰網的知情人士透露,宗馥莉曾打算買下那46%的股份,不過因爲價格談不攏,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要是杜建英能從宗馥莉那兒分到一部分股份,宗馥莉的話語權自然也會變得沒那麼大了。

依目前情況來看,要是杜建英的三位子女和宗馥莉平分股份,宗馥莉的持股比例會降到7.4%,而杜建英一家大概會握有22.2%的股份,再加上杜建英作爲會理事長的身份,要把宗馥莉從娃哈哈踢出,真是輕輕鬆鬆的事。

大概是爲了幫杜建英在輿論上佔點便宜,宗慶後親弟弟宗澤後也不客氣,直接抨擊侄女,說她從小就特別自私,六親不認。

宗澤後還用像“趕盡殺絕”、“有義務負責”、“不厚道”、“要那麼多錢幹嘛”這些話,在輿論上給宗馥莉增加壓力。

據瞭解的消息人士張勇向鳳凰網透露,宗馥莉經常更換司機、保姆和保潔人員,他把這事歸咎於宗馥莉性格古怪、做事比較極端。

公司高層肯定不太願意把集團的重要決策權交給那些具有這些性格特點的宗馥莉。

再說一句,張勇還透露,宗馥莉家裡的冰箱居然也裝了個攝像頭。

這話挺關鍵的,因爲它能打破“頻繁換人”的負面印象,還能更準確地反映出宗馥莉的實際處境。

家裡的冰箱也裝上了攝像頭。

這話其實暴露了兩點現實,一是“也”說明宗馥莉家裡攝像頭挺多的,如果冰箱“也”裝了攝像頭,估計她家監控已經全方位無死角啦。

宗馥莉到底在擔心啥呢?要知道,要是有人在冰箱裝了攝像頭,那明顯是在關注食物的安全問題啦。這裡的“安全”可不是說乾淨不乾淨,而是擔心裡面是不是被放了不該放的東西。

宗馥莉能如此小心,估摸着之前有人動過她家冰箱裡的食物,可能是在吃了之後出現了反應才察覺到的。

而且她頻繁換司機、保姆和保潔,一旦其中有人心懷不軌,絕對會讓宗馥莉後悔到死。

由此可見,宗馥莉這日子真不好過,在公司得跟資深老臣較勁,外頭又要跟“私生”子女打交道,回到家裡都得提防着點。

就目前宗家的情況來看,小編覺得宗老如果在天之靈,應該會鬆一口氣纔對。

他要是知道宗馥莉這個出色的大女兒,肯定會覺得鬆了口氣。畢竟,她覺得父親放在心上,能頂住壓力,一人抵得過百個對手,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吧。

看整個遺產爭奪那事的細節,咱們也不難發現,就算宗馥莉在宗老還活着的時候,用絕食、吵架、砸手機這些辦法來談利益,還想阻止遺囑的改動,不過這些都算是在家裡內部處理的事。

宗馥莉一直想着維護老爸的名聲,可杜建英和那三個子女卻完全不管宗老堅持了28年的體面,非得和宗馥莉爭奪股權,哪怕鬧得全世界都知道、魚死網破也在所不惜。

你說,這樣的後代,真能從心底裡真心實意地打理父親一手打造的企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