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主、法治、尊重人權 德國統一的啓發

德國在臺協會處長狄嘉信(Karsten Tietz)。圖/德國在臺協會提供

今天是德國統一35週年紀念日,也就是德國國慶日。德國再度統一之前,西德的國慶日是6月17日,爲了紀念1953年東德人民大規模走上街頭,要求自由及抗議共產主義獨裁統治。當蘇聯佔領軍出動坦克鎮壓示威者時,爲此許多人勇敢地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1989年秋天,每週一,數十萬東德人走上街頭示威。首先是在萊比錫,後來也蔓延到東柏林。再一次地,他們要求政治與經濟自由,要求結束一黨獨裁。他們知道,自己代表絕大多數的人民,卻被少數黨員剝奪了政治參與權。

他們瞭解,實現願望最保險的方式,就是與自由民主的西德合併,絕大多數的東德人民想要實現德國統一,因爲他們看到住在祖國西部的人民能夠享有自由、富裕及自己作主的生活,然而大家也都清楚:只要給東德人民一次自由投票的機會,就能夠實現多數人民的願望,因而許多示威者最重要的訴求變得非常明確、簡潔:自由選舉!

這次東德人民的自由鬥爭,與1953年不同的是,並非遭受蘇聯坦克鎮壓,反而促成了和平革命及東德共產黨政權隨之垮臺。最終,1990年3月,東德舉行了首次自由選舉,而大多數當選的議員支持人民的願望:1990年10月,德國再度統一。最近,有一位中國教授建議,北京可以學習德國統一的經驗,讓臺灣人可以1:1的匯率將新臺幣兌換成人民幣,這位教授完全誤解了德國的歷史:東德人民提出的訴求並非是「更多金錢」,而是「更多的自由」。如果提到德國統一給我們帶來的教訓,那就是自由、民主、法治和尊重人權促使一個國家深具吸引力。

東德人民想要再度統一,並非因爲西德人民生活富裕,而是因爲他們是自由的,德國、歐盟和臺灣人民有幸生活在自由、民主、法治、尊重人權的國家,35年來我們德國人每年在國慶日表達對這一點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