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雁江:“領頭雁”田間傳經 激活鄉村振興“源頭活水”
“夏季氣溫高,一定要注意水質的調控,定期換水,還要做好增氧工作,不然小龍蝦容易缺氧生病。”7月,驕陽似火,在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鎮大佛村的稻蝦養殖基地裡,返鄉創業指導員黃勇頭戴草帽,挽起褲腳,站在齊膝深的稻田中,耐心地向養殖戶張大爺傳授小龍蝦夏季養殖的要點。張大爺在一旁認真聆聽,不時點頭,眼中滿是對豐收的期待。
這是雁江區返鄉創業指導員深入田間地頭提供“點對點”服務的生動一幕。在雁江的田野鄉間,像黃勇這樣的返鄉創業指導員還有9位。他們帶着經驗、資源和對鄉土的熱愛,成爲激活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
精挑細選:從“創業明星”到“帶富導師”
“能成爲首批返鄉創業指導員,既是榮譽更是責任。”豐裕鎮返鄉創業指導員羅澤看着手中的聘書,話語裡滿是幹勁。2017年,拿着經商積蓄創辦家庭農場種植柑橘和銷售的他,如今年銷售額超500萬元,早已是鄉親們眼中的“致富標杆”。
這份成績源於資陽市雁江區嚴格的遴選機制。“我們堅持‘四有’標準,就是要把真正有經驗、能帶動的‘實幹家’選出來。”區農民工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個人申請、村級推薦、鎮級審覈、縣級認定”的四級程序,從衆多返鄉創業者中優中選優,首批10名指導員均是產業基礎紮實、羣衆口碑良好的“創業明星”。
在伍隍鎮高廟村,有着豐富市場經驗的返鄉青年汪雪梅,通過梳理農產品銷售渠道,幫助當地村民銷售農產品,實現村民增收致富。“自己創業時踩過不少坑,現在就想幫更多人少走彎路。”她的合作社時常擠滿前來諮詢的鄉親,牆上的“創業服務檯賬”已記錄下30多條需求清單。
這些寫滿村民期盼的需求清單,正是雁江區培育返鄉創業指導員的“風向標”。
悉心培育:政策賦能讓“領頭雁”飛得更高
“創業擔保貸款申請需要哪些材料?”在雁江區返鄉創業政策宣講會上,爲了讓指導員“懂政策、會服務”,區農民工服務中心梳理出涵蓋稅收減免、場地支持、資金扶持等方面的“創業政策清單”,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專題培訓,手把手教方法、傳經驗。今年以來,像這樣的“充電”活動已舉辦6場,解決政策實操難題10餘項。
政策的“真金白銀”更讓創業者吃下定心丸。“多虧指導員幫我申請到創業擔保貸款,正愁資金來源。”村民羅女士說,沒想到汪指導員帶的創業政策清單這麼實用,一下就解決資金問題。
據統計,今年全區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572.9萬元,扶持73個創業實體,帶動近千名羣衆就業。
羣雁齊飛:從“一人富”到“一片紅”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纔是真的富。”這是返鄉創業指導員們常說的話。在他們的帶動下,雁江正形成“一人帶一片”的創業熱潮。
“跟着勇哥幹,準沒錯!”這是祥符鎮村民對返鄉創業指導員蘇孝勇的評價。2018年他回鄉創辦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僅自己種出了“金疙瘩”,還帶動周邊農戶抱團發展,促進當地村民增收約10萬元。
如今的雁江,這樣的“領頭雁”越來越多,在一羣“領頭雁”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雁江人正沿着創業路,奔向更紅火的日子。
“我們通過選樹返鄉創業明星、培育創業帶頭人,構建起‘指導員+創業者+農戶’的鏈式帶動模式。截至目前,全區回引返鄉創業人員3118人,創辦企業52個、個體工商戶3066戶,帶動7000餘人就業,形成‘一人返鄉、帶動一片’的倍增效應。”該負責人表示,將以“遴選精準化、考覈標準化、服務生態化、帶動規模化”爲目標,強化創業指導員隊伍建設,讓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持續涌動,爲雁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