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傷躍居國軍意外死因首位 心輔人員短缺案例多「漏接」

國軍自傷人數逐年攀高,國軍心理衛生中心暨三級地區心衛中心人少事多,未能發揮功能。圖爲國防部不意。記者李人嶽/攝影

根據審計部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國軍每年自傷人數逐年上升,2023年有12件,已遂有6人,自傷死亡人數首度超越車禍死亡人數,成爲國軍意外事故死因首位;而今(2024)年截至5月底止,自傷人數更已高達17人,包括已遂13人、未遂4人。而因國軍心輔人員短缺,工作負擔重,相關自傷案例多未曾接受過輔導,國軍現行心理輔導三級防處機制未能有效發掘自傷人員並及時介入輔導。

審計部報告指出,不含因病致傷損人員,國軍近5年度傷損總人數共737人,其中死亡300人、受傷434人、失蹤3人,傷損態樣主要區分爲「車禍」、「自傷」、「操課及演訓」、「工作失慎」及「行動失慎」等類型,其中車禍死亡人數自108年度起已呈下降趨勢,但自傷死亡人數自2020年度起逐步上升,且於2023年度超越車禍死亡人數,成爲國軍死亡原因首位,如今2024年度1至5月自傷死亡人數更高達13人,較2023年度同期之6人增加1.17倍,凸顯國軍近期自傷問題益趨嚴峻,已與國軍軍風紀維護實施規定以營外發生車禍爲其防杜重點有所不同。

審計部表示,依國軍近5年度傷損態樣分析,駕駛自有車輛發生車禍事故機率,以海軍爲最高,空軍次之,陸軍最低;自傷發生機率,空軍較海軍、陸軍分別高出1.48倍及1.50倍;演訓傷損發生機率,海軍較空軍及陸軍分別高出1.41倍及1.31倍,且主要集中發生於2024年度;工作失慎發生傷損機率,以空軍爲最高,海軍次之,陸軍最低,凸顯國軍依照不同任務屬性,風險部位尚有不同,傷損防治及教育宣導重點與應注意事項亦未盡相同。

審計部說,國軍近5年度自傷人數,含未遂及已遂,分別爲40人、25人、33人、25人、35人,合計158人,其中已遂97人,未遂61人,且2024年度截至5月底止,自傷人數已高達17人其中包括已遂13人,未遂4人,相較於2023年度同期12人,其中已遂6人,未遂6人,自傷案件及死亡人數均有陡升情形,且2023年度自傷死亡人數已超越車禍死亡人數,成爲國軍意外事故死因首位,又自傷者以經濟問題爲最多,其中已遂34人、未遂6人,合計40人,數據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審計部表示,如依身分、年齡、性別及軍種任務特性分析風險態樣,女性以適應問題及精神疾患爲主,男性以經濟問題爲主;士兵自傷者以感情及環境適應問題較多,士官自傷者以經濟壓力問題較多,軍官自傷者則以工作壓力問題較多,但經統計158名自傷人員案發前未經初級發掘輔導者計130人,佔比高達82.28%,屬已列初級發掘階段的需關懷人員計有13人,佔比僅8.23%,屬二級輔導階段以上的輔導個案計15人,佔比9.49%,且這些屬需關懷輔導人員個案量表均紀錄爲無異常,顯示現行心理輔導三級防處機制未能有效發掘自傷人員及時介入輔導。

審計部表示,國軍心理衛生中心暨三級地區心衛中心輔導人員編制人數爲465人,現員人數有395人,陸海空三軍、憲兵、資通電軍指揮部及國防部本部的輔導比介於260:1至820:1間,其中以空軍司令部720:1及國防部本部820:1,心輔人員輔導工作負擔最重,且超出規定編配500:1甚多。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