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股份2024年報透視:AI算力築基,全球化版圖加速擴張

4月28日,紫光股份發佈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作爲數字化及AI解決方案提供者,紫光股份正以AI算力基礎設施爲支點,撬動政企市場與海外佈局的雙重增長。

AI技術閉環,構建競爭強壁壘

AI時代下,算力基礎設施的競爭已從單一性能比拼轉向全棧能力構建。財報顯示,2024年紫光股份控股子公司新華三國內政企業務收入達到442.39億元,同比增長10.96%;海外業務收入達到29.16億元,同比增長32.44%,其中自主品牌營收增長顯著。這一增長背後,是其對行業痛點的精準卡位——算力集羣互聯效率、高功耗散熱成本及異構算力調度三大難題的突破性解決方案。

在算力互聯領域,紫光股份推出基於DDC架構的S12500AI系列交換機,可支撐千卡至萬卡級別的高速無損算力集羣互聯,帶寬利用率提升107%。該方案通過信元交換技術實現100%無損網絡,滿足AI訓練對低時延、高帶寬的極致需求。

高功耗芯片的散熱問題已成爲制約算力發展的關鍵瓶頸。對此,紫光股份推出G-Flow單相浸沒液冷方案及每U解熱能力超過3.5KW的相變浸沒式液冷技術。前者以環保、低成本爲特點,後者則通過相變材料高效吸熱,解決數據中心高密度算力部署的散熱難題。目前,全棧液冷解決方案已在國家級戰略工程(如東數西算項目)、省市級政府智算中心(如杭州城市大腦3.0)及頭部互聯網企業數據中心中實現規模部署,推動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在安全領域,紫光股份發佈內置大模型的高端旗艦防火牆M9000-X,具備8Tbps超高防護能力和5微秒極低時延,其內置的AI安全策略與檢測引擎使威脅研判準確率提升70%。此外,“全景運維地圖”聯動“靈犀大模型”,實現網絡全景可視與故障精準定位。這一技術組合已在金融、政務等高安全需求場景中形成差異化優勢。

技術優勢需轉化爲場景價值。紫光股份推出的DeepSeek大模型一體機LinSeer Cube,以“智算-算法-治理”深度耦合爲特點,覆蓋政務服務、低空經濟、醫療診斷輔助等場景。例如,在杭州落地的“城市大腦GPT”項目中,該一體機支撐城市交通流量預測與政務審批效率提升,助力城市運行管理能力升級。而“圖靈小鎮”模式在杭州、鄭州、咸陽、馬鞍山、貴陽、西寧等6城的複製,則構建了從算力建設到運營服務的完整閉環。以杭州圖靈小鎮爲例,其算力運營平臺已服務超200家企業,成爲區域數字化升級的標杆案例。

此外,紫光股份聯合運營商建設20餘個智算中心,並與國產CPU、GPU生態夥伴合作,成功落地多個國產萬卡智算集羣,爲國產化替代提供可複製的技術路徑。

全球化深化,卡位新興賽道

國內市場的技術積澱,正加速轉化爲全球化擴張的動能。2024年,紫光股份新增韓國、烏茲別克斯坦、智利、波蘭、德國5家海外子公司,分支機構總數增至22個,服務網絡覆蓋181個國家和地區;全年發佈147款面向國際市場的定製化產品,通過Common Criteria、MEF CE3.0及西班牙ENS國家安全認證,推動海外自主品牌營收同比攀升69.35%。

技術能力的國際認可進一步鞏固品牌影響力——2024年,紫光股份首次入選Gartner數據中心交換魔力象限,成爲唯一上榜的中國廠商。

紫光股份在出海策略上選擇小步快跑的穩健擴張策略,通過新增874家海外認證合作伙伴(累計2900家),其在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的渠道密度大幅提升。渠道網絡的擴張不僅降低市場滲透成本,更通過本地化服務提升客戶粘性。

從萬卡級算力集羣到全球化渠道網絡,從液冷技術閉環到低空經濟創新,紫光股份的2024年報展現了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的進化邏輯——以硬核技術築基,以規模效應拓疆。然而,在國產替代與全球化擴張的雙重壓力下,其能否持續平衡技術投入與商業回報,將決定下一個增長週期的天花板。至少在當前,技術紅利與規模效應的雙重加持,仍是其應對變局的最大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