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市值反超母公司 創新高的大族數控市值爲什麼能超過大族激光?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這句古詩也可以用到資本市場,比如大族激光和它的子公司大族數控。

8月8日,大族數控(301200.SZ,股價93.38元,市值397.34億元)股價又創新高,已經將大族激光(002008.SZ,股價30.8元,市值317.12億元)的市值甩到了身後。並且,大族激光所持有大族數控股份的市值也高於其自身市值。

子公司市值勝過母公司,究其原因可以從股本結構和主營業務來看。相比而言,子公司的股本籌碼更輕,業務更聚焦。

子公司市值超過母公司

8月8日,大族數控股價又創新高,市值更是逼近400億元。根據開盤啦統計數據,7月21日到8月8日,大族數控股價區間漲幅98.85%,排名兩市第九。大族數控的控股股東正是大族激光,持股比例達到83.6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大族激光市值只有317.1億元,落後於大族數控。按照大族激光持股比例計算,大族激光持有大族數控股份的市值都達到332.26億元。

這構成了一個有意思的對比。資本市場爲什麼會出現這一現象?這可以從雙方股本結構、主營業務兩大方面進行分析。

先看股本結構,儘管大族數控總市值爲397.3億元,但流通市值僅有58.16億元,其總股本爲4.26億股,僅有6229萬流通股。2022年上市的大族數控是典型的次新小盤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累計持有2044.62萬股,累計佔流通股比例爲35.02%,普通股股東總數不過2.08萬。

相比而言,大族激光就是老股票了,總股本達到10.3億股,截至一季度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也達到15.76萬,股本結構明顯要分散許多。

再看主營業務,大族數控的主營業務是現在火熱的PCB(印製電路板),公司去年年報就提到“成爲世界範圍內最受尊敬和信賴的PCB裝備服務商”。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億元,同比增長27.8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83.60%。

公司此前在互動平臺表示,得益於AI產業鏈需求持續提升,公司針對數據中心AI服務器、交換機等高多層板及高多層HDI板提供成套解決方案,包括高精度通孔、盲孔、背鑽加工設備及高解析度激光成像系統等。

相比而言,大族激光的業務更多元,包括半導體設備、新能源設備等。

母公司持股解禁期就在8月底

實際上,子公司市值超過母公司的案例並不鮮見,類似案例在國際國內市場均有先例。比如,港股市場的藥明生物市值曾長期超過母公司藥明康德,體現出市場對生物藥CDMO細分領域的高估值。又如,美股市場的雲計算公司VMware從戴爾分拆後,市值一度反超母公司。

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懷濤表示,對市場而言,大族數控所在賽道更專業,因而更受資金青睞,這是對技術優勢與盈利能力的獨立定價。

這些子公司都因聚焦高增長賽道,憑藉自身優勢快速發展,得到資本市場青睞。大族數控亦是如此,在PCB設備領域優勢突出,市值攀升合乎市場邏輯。

他提到,控股關係不等於價值傳導,原因在於收益隔離性——母公司僅通過持股比例(如大族激光持股大族數控)間接獲益,但母公司的股價取決於母公司主業盈利能力,若其增長疲軟,子公司市值溢價難以單獨拉動估值。同時,資本市場對母子公司存在估值分化邏輯,大族數控因PCB設備賽道獲高溢價,而大族激光受多元業務拖累估值,類似藥明生物反超藥明康德的案例已印證此現象。更關鍵的是,子公司市值需通過母公司減持、分拆等實質資本運作才能轉化爲實際收益,否則僅爲賬面浮盈。控股權本質是法律權利而非估值保障,母公司股價終將回歸其獨立造血能力。

此外,記者也注意到,大族激光對大族數控的持股已臨近解禁期,根據去年年報,解禁期爲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