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流感抗病毒藥大缺貨 疾管署出手調度:釋出公費2.5萬人份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國內流感疫情升溫,藥師透露自費流感抗病毒藥物「紓伏效」大缺貨。疾管署今(2)日表示,因應本次缺藥,可比照新冠疫苗「公費轉自費」,先釋出公費儲備紓伏效2.5萬人份給廠商調貨,以因應民衆自費用藥的需求。但她也強調,目前國內公費抗病毒藥物數量充足,且已擴大用藥對象,足以提供高風險、高傳播的民衆使用。

「紓伏效大缺貨!」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採穎表示,紓伏效適用於治療5歲以上、且體重20公斤以上病人之A型及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急性感染,但目前國內許多藥局都叫不到貨,甚至傳出可能會缺到12月底。

沈採穎指出,紓伏效只需吃一次,比起克流感需用藥五天療程,較爲方便,因此,受到不少怕忘記服藥或家中有嬰幼兒、老人家的民衆愛用。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疾管署儲備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以克流感、易克冒等爲主,數量也較多,這與其他國家的政策一致;紓伏效目前是自費的流感抗病毒藥物,公費儲備3萬人份是因應戰備庫存用於新型A型流感大流行使用,未釋出給合約院所使用於一般流感治療。

曾淑慧表示,因應此次缺藥,疾管署可釋出紓伏效2.5萬人份給廠商調貨、須交保證金並之後歸還,早上已通知廠商可辦理上述調貨事宜。

曾淑慧強調,疾管署從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已宣佈全面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讓符合「高風險族羣、高密集生活者、高風險族羣同住或其照顧者」條件的民衆都可以用到公費藥物,不必擔心用不到藥。

疾管署統計,截至9月30日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儲備量約294萬人份(包括原料藥156萬人份、克流感1萬盒、易克冒130.2萬盒、瑞樂沙3.8萬盒、瑞貝塔40袋、紓伏效3萬人份),佔全人口數12.6%;其中31.9萬人份配置於合約院所、衛生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