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續訂便利了誰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機訂閱會員服務,享受智能時代的各種便利。但也有不少人抱怨,曾在不知情或遺忘的情況下被自動續訂“偷偷扣款”。

自動續訂源於會員模式,原本是讓消費者通過簡便操作和更低價格獲得產品與服務。它推出的免費試用或低價折扣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不僅爲一些新產品拓展了用戶羣體,也讓商家提高了用戶黏性和穩定性。

但近年來,自動續訂也被不少消費者吐槽。在試用期接觸產品或服務時,一些消費者往往爲了優惠選擇自動續訂,假如後續並沒有經常使用又忘記取消,就會在下一次自動扣款時萌生“被欺騙”的感覺。換言之,自動續訂使消費者進入一個較少思考、更多自動化的決策過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體驗。

行爲經濟學中有一箇中性術語——助推,描述了營銷手段對經濟行爲決策的影響。但若商家不擇手段地達到推銷目的,則不利於消費者作出對自身有利的正確決策。這便是“惡意助推”,指的是通過表面上徵求同意(如默認設置)等方式引導人們作出決策,甚至以推定同意(或未明確反對)的方式代替人們作出決策。在此過程中,平臺看似徵求了消費者同意,消費者也勾選了相關協議,但消費者可能存在明顯認知誤區,被試用期的免費或低價所吸引,對自己未來使用該產品或服務的頻次有誤判——高估收益而低估未來使用成本。

一些平臺還設計了繁瑣的退訂程序,自動續訂可以一鍵實現,但退訂卻要經歷複雜流程及各種“挽留”提醒。部分消費者即便意識到要取消某些平臺的自動續訂,但因不知道如何取消、沒時間辦理取消手續而持續被扣費。

消費者面臨價格錯覺、退訂難等問題,事實上影響了平臺的口碑和長期信譽。去年7月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就特別關注到自動續訂中出現的默認勾選、扣費無提醒、取消難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正式對互聯網電視收費包自動續費進行專項治理。

平臺怎樣通過改善機制設計、優化續訂程序更好地爲消費者帶來便利呢?在自動扣款前可以短信通知消費者,給予消費者再次選擇的機會。對於續訂糾紛頻發的平臺,消費者保護部門或監管部門需及時介入,以維繫健康的消費環境和良好的市場秩序。與此同時,消費者要擦亮眼睛,合理盤算各類產品或服務的自動續訂是否值得,從而實現真正的便利。(作者:劉 誠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