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農業生產全力迎雪戰寒
3月2日,臨淄樂採種植專業合作社園區內,白雪皚皚,合作社負責人賈桂花正指揮着員工全力清理大棚頂部厚重的積雪。
“當前,正值西紅柿結果期、西葫蘆成熟期,低溫嚴寒會影響果實的生長髮育。如果不及時清理積雪,可能會壓壞大棚,造成巨大損失。”賈桂花說。
受強冷空氣與氣旋的共同影響,3月1日至3日,淄博市迎來大範圍雨雪寒潮天氣。此次寒潮強度較大,大風、低溫、降雨、降雪、冰凍等多種惡劣因素齊聚,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爲此,淄博市農業農村部門迅速響應,緊急制定一系列技術指導意見,種植、養殖業戶也積極行動起來,全力應對此次惡劣天氣。
在果蔬種植方面,市農業農村部門給出了系列技術指導意見,提醒廣大農戶,要爭分奪秒對果蔬生產設施全面維護加固,將棚膜壓實壓緊,及時修補破損之處,確保設施結構穩固可靠。對於老舊設施,或是跨度大、骨架結構不夠堅固的設施,要架設立柱進行支撐,防止因雪量過大致使棚室坍塌。同時,要及時清除設施頂部的積雪。若遇到積雪難以清除,且存在棚室坍塌風險的情況,應果斷採取破膜保棚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
爲增強設施內的保溫蓄熱能力,農戶可在設施內加蓋雙層或多層棚膜,處於苗期的果蔬可在棚內加設小拱棚。此外,還需準備好暖風機、電加熱器、應急增溫塊等輔助加溫物資裝備,以便在持續低溫時及時加溫。雨雪過後,揭保溫被應採用三段式揭被法,防止植株因突然見光而出現葉片急性萎蔫現象。
當前,正值設施櫻桃幼果期,要嚴格調控好溫溼度,將溫度控制在8℃-23℃,溼度保持在60%左右,以此預防裂果和落果。
儘管此次雨雪天氣給蔬菜棚架、畜禽棚舍等農業設施及生產帶來了挑戰,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爲改善土壤墒情、緩解旱情、促進小麥返青創造了積極條件。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此次降雪不僅改善了乾燥的氣候,優化了空氣質量,還通過充足的水分補充,助力土壤增墒保溼,減少凍害發生。融化後的雪水可爲農田提供天然的滋養,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有助於抑制病蟲害的滋生,爲淄博市春耕備耕營造了有利環境。
在臨淄區敬仲鎮李家東村,種糧大戶李延強望着自家那一片片長勢喜人的麥苗,臉上洋溢着笑容。此時,麥苗正盡情“暢飲”雪水,細密的雪花在麥苗上堆積,逐漸形成一層厚厚的雪被。李延強感慨地說:“今年冬春氣候乾旱,雨水稀少,一直擔心麥苗缺水受旱,影響收成。這次雨雪天來臨之前,農技人員及時上門,教我提前啓用智慧灌溉設施,給麥苗補足了水分,隨後又進行了鎮壓保墒,再加上這場及時的雨雪,這下不用爲收成發愁了。”
目前,淄博市冬小麥進入返青期,正如農諺“麥蓋三層被,枕着饅頭睡”所言,雨雪降溫總體有利於冬小麥生產。淄博市農業農村部門提醒,要加強大田管理,雨雪後及時降溼排水,提升地溫,低窪田塊務必確保排水順暢,防止積水凍傷作物根部。
當下,正值南美白對蝦關鍵的育苗及養成階段。在淄博天淼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得益於先進的工廠化循環水系統RAS對水溫的精準調控,此次寒潮,並未對南美白對蝦生長產生不利衝擊。
面對此次寒潮,基地工作人員也做足準備,提前啓用了多項保溫“妙招”。公司負責人周勇介紹說:“我們全力加大供熱力度,力求將生產水溫精準維持在對蝦生長最爲適宜的26℃-28℃區間。與此同時,在養殖車間搭建棚內雙膜保溫結構,如同給蝦池穿上了一層厚實的保暖外套,雙管齊下確保室內溫度與水溫雙重穩定,全力以赴保障產量穩定。”
此次雨雪寒潮天氣來勢洶洶,淄博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正與廣大種植、養殖業戶共同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共同守護市民的“菜籃子”與“糧袋子”。
魯網淄博新聞熱線:0533-3811076
責任編輯:劉宗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