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治療尚無特效藥物 醫生提醒:訓練應以安全爲前提

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記者 郭彥偉)近日,一名自閉症男童在雲南大理蒼山參加夏令營活動時意外走失,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什麼是自閉症?常見表現有哪些?面對自閉症兒童,家長又該如何應對?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心理治療師齊晶給出了答案。

什麼是自閉症?

齊晶介紹,自閉症是一類神經發育障礙,兒童通常在第16~20個月出現一些徵兆,2~3歲時被確診。患兒的表現多種多樣,其核心症狀爲在多種環境中持續表現出社會溝通和社交交往的缺陷以及侷限的、重複的行爲、興趣或活動和感知覺異常。

自閉症是如何形成的?

齊晶表示,自閉症不是單一病因的疾病,而是不同病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組有不同臨牀表現的疾病。具體的病因目前並不明確,可能由遺傳、環境暴露及神經生物學機制相互作用引起,即基因的異常造就了個體的遺傳易感性,受到孕前、孕期及生後的不良環境影響,觸發神經生物學發育異常。

自閉症的常見表現

1.社會交往能力缺損

·喜歡獨自玩耍,不願意或不知道如何與小朋友一起玩,不能參加合作性社交遊戲。

·缺乏目光對視或目光對視短暫。

·叫名字沒有迴應,不聽指令。

·不怕陌生人,看到陌生人手上或身上有他喜歡的東西,會直接上去拿或搶。

·有需求時通常拉着家人的手去拿或夠,不會用手指指物,其他的手勢動作亦少。

·與父母親的依戀情感不當、不喜歡擁抱。

·對他人的微笑常無恰當的微笑迴應。

2.遊戲技能低下

·動作模仿能力弱。

·對玩具或物品過度控制(搖晃反覆按開關、排列物品等)。

·固執於某種單一活動(反覆看同一個電視廣告、反覆聽同一首歌等)。

·遊戲技能發育遲緩(如無法發展出象徵性遊戲)。

3.語言和認知能力缺損

·不會說話或說話遲,但聽力正常。

·語言進步慢。

·自言自語地說聽不懂的語言或說與場景無關的無交流意義的話。

·重複語言、鸚鵡學舌、延遲性仿說。

·你我(人稱代詞)不分。

·指令性語言多,疑問句和商量式語句少。

·滔滔不絕的自我中心語言。

·與人交流似乎“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不尋常的語音語調。

·認知發育遲緩。

·情緒調控能力低下。

·早期詞彙和(或)社會性交往的倒退或消失。

4.感知覺異常

·聽知覺敏感:特別喜愛某些聲音,或對某些聲音特別害怕恐懼。

·觸覺異常:特別喜歡或害怕某些質感的物品。

·痛覺異常:痛覺不敏感。

·視覺異常:對特別圖像的喜好或厭惡、喜歡斜視、倒視。

·本體覺異常:腳尖走路、喜歡坐車、怕坐電梯、喜旋轉。

·味覺和嗅覺異常:偏食、挑食、喜嗅物。

5.其他

·過於興奮、多動、注意力分散、衝動、攻擊他人、自傷和固執,有些孩子會合並有睡眠問題、胃腸道問題、過敏性疾病以及癲癇。

孩子患有自閉症,家長應該怎麼辦?

齊晶稱,面對自閉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線。一方面,做好早篩查非常重要,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由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另一方面,目前孤獨症治療尚無特效藥物,而應在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科學和系統的教育干預訓練治療。如果不進行干預,這部分孩子可能很難融入社會、適應社會。

附:自閉症兒童早期干預重點

·以教育訓練爲主,改善核心症狀,改善功能。

·促進發育和社會交往能力及言語和非言語交流能力。

·減少刻板重複不適應行爲,減輕殘疾程度。

·調控行爲情緒,增加適應能力。

·提高學習能力,促進智力發展,改善生存質量。

·訓練適齡的日常生活技能,增強生活自理和獨立生活能力。

·識別共患疾病,轉診或基層治療。

·緩解家庭的精神、經濟和照護方面的壓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