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蝶史上最早北返突熄火 遷徙機制有待解謎

臺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志工標放紫斑蝶,野放前讓小朋偶聞聞公蝶的荷爾蒙氣味。(周麗蘭攝)

臺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瑞祥(左)在蝶帳旁解說紫斑蝶生態。(周麗蘭攝)

桃竹苗民衆專程搭遊覽車到林內鄉欣賞紫斑蝶遷徙的生態景象。(周麗蘭攝)

紫斑蝶每年3月、4月從臺灣南部北返遷徙,今年3月12日、13日在雲林縣林內鄉已監測到2天8萬多隻,創下史上國道3號最早封道讓蝶紀錄,但隨後幾天遷徙量都掛0,臺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瑞祥表示,從監測經驗發現,天氣平順時紫斑蝶不會遷徙,天氣變壞前、天氣變好纔會出現大量。

林內鄉是紫斑蝶遷徙的中繼站,去年紫斑蝶協會在林內鄉國道三號涵洞下監測到40萬多隻飛越,今年的先遣部隊在3月4日即抵達上萬只,比往年提早10多天,甚至12日每分鐘已有超過250只、最多391只飛越,立即啓動國道封閉外側車道的保護措施,當天一整天記錄到5萬多隻。

國公局補助臺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本月22日、23日、29日、30日在涵洞下舉辦生態導覽解說及有獎徵答活動,23日有遊覽車載桃竹苗民衆前往欣賞,可惜今天上午溫暖炎熱遷徙的蝴蝶量不多。

陳瑞祥表示,12日、13日總共遷徙8萬多隻後稍微熄火,有好幾天都掛0,這幾天回溫每天約有2000、3000只遷徙,最大量時每分鐘約40多隻,但未達封道讓蝶標準。

他說,紫斑蝶志工21日在南部蝶谷發發現蝴蝶數量仍不少,其實天氣溫暖平順時,紫斑蝶的遷徙機制不一定會觸發,反而天氣轉壞前、天氣轉好後隔天,會出現爆量。

陳瑞祥指出,13日林內鄉天氣不太好甚至下雨,每分鐘仍有300多隻蝴蝶飛越,隨後幾天的數量幾乎都是0只;天氣預報本週五將又轉冷、轉溼,他預計週三(26日)、週四(27日)應該會有遷徙的壯觀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