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院揭露五類量化指標
資安五類量化指標(資安儀表板)
資安院18日首度發佈資安週報試刊號第一期。資安院表示,內容主要爲以事件通報、聯防監控、蜜罐誘捕、外部曝險分析及網路巡查高風險詐騙等五類量化指標,未來每週均會公佈,凸顯對資安問題的重視。
資安院以事件通報爲例說,將以一週來公務機關資安事件通報類型與數量爲主,包含民營機構依規定揭露的重訊。以資安院轄下臺灣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TWCERTT/CC),即不定時蒐集國際間資安事件情報,並有企業資安通報機制,並更新近期網路漏洞等訊息。
如近一週(7/7~7/13)統計顯示,網通廠海華於8日通報偵測到遭受駭客攻擊,但對公司營運無重大影響;公務機關通報事件總計接獲41件,以非法入侵事件佔多數。
聯防監控以透過美國非營利組織MITRE的資料呈現ATT&CK Matrix(使用者能簡單判斷攻擊手法)分析攻擊者行爲,並提醒機關留意攻擊趨勢變化,是否由初期偵測刺探,進到更大的竊取資料與破壞資通系統。近一週防禦迴避(Defense Evasion)爲最常見攻擊手法,佔15.4%,其次爲偵測刺探佔13.2%,第三爲惡意執行佔10.4%。
蜜罐誘捕是透過安全系統防護工具,把誘捕系統所捕捉到的攻擊樣態趨勢變化以及所利用的弱點趨勢。資安院說明,近一週的攻擊行爲主要集中「網頁應用」服務,佔比達85.74%。
至於外部曝險分析,資安院經外部檢測機關資通安全,如使用EASM(外部攻擊面管理)工具或實兵演練。週報揭露針對55個公部門執行檢測,重大風險發現(Critical Finding)數量共計15個,其中,暗網泄漏的帳密有13個。
本次主題還包括今年資通系統實兵演練,針對政府機關與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至12日止累計281筆攻擊紀錄,依弱點量排名前三名依序爲「不安全的組態設定」110筆、「注入攻擊」68筆及「加密機制失效」39筆。
至於網路巡查高風險詐騙類,則追蹤詐騙訊息與手法演變,掌握政府機關實施打詐政策與機制,如數發部數產署也每週統計網路詐騙通報資訊。
另外,資安院過去每週都會觀察國際資安政策法制動態,週報以6月下旬,英國《資安成長行動計劃》重組政府資安顧問委員會,對應臺灣公私治理可能的創新做法,像納入產業常態化參與資安政策與法制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