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憂舉債發錢道德過不去 柯志恩:比蘇貞昌更有道德?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圖/柯志恩辦公室提供

普發現金議題熱議,行政院長卓榮泰稱「正考慮道德上過不過得去」,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批評,這不只蔡政府有前例,更是多國趨勢,難道卓比前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更道德?且卓的說明忽略今年賸餘及戰機採購延宕的金額,卓「內心交戰」的應是政治利益,哪是舉債與否?

爲說明歲計剩餘情況,卓榮泰稍早開記者會,並於會中談及普發現金,表示「內心非常交戰」、「在道德與國家財政上應不應該這麼做」,並批評在野黨「法盲」。

柯志恩表示,真正法盲、心也盲的,恐怕正是卓榮泰自己,因爲過去蔡政府早有前例,新加坡、南韓、港澳也都實施普發,難道卓榮泰比蔡英文與蘇貞昌更有道德潔癖?也比新加坡總理黃循財、韓國總統李在明更有財政紀律?

柯志恩指出,卓榮泰推估110年至113年超徵稅收、餘額及恐須舉債數字,表面上正確,但當中卻忽略幾項重要事實。一、114年度預算預估有984億元剩餘;二、戰機採購共計66架,目前僅交付1架,執行不如預期,150億預算今年不一定全數執行;三、今年稅收仍有超徵可能。換言之,若加計984億賸餘與戰機採購延宕所節省的支出,或許不必舉債。

柯志恩批評,卓榮泰最近針對發現金髮言甚多,但都搞混憲法和預算法第91條的規定,卓應請教蘇貞昌普發6000元的決策思考,蘇做得到,爲什麼擁有史上最多總預算的卓做不到?說白一點,110至113年課稅超收1.8兆元,拿其中2350億給全民,不論是應急、刺激消費或活絡經濟,皆有正當性與政策效益,如此作法何錯之有?又有何不道德之處?

柯志恩比喻,卓榮泰的說法似乎是「有人欠我錢,現在他手上有錢,我要他還,他說手上的錢已經規畫好要怎麼用了,如果還了我,他還要再借錢,罵我不道德,希望我能聽他的。」

柯志恩表示,說到底,普發現金並非財政做不到,而是執政黨不爲也;卓榮泰真正的「內心交戰」是政治利益,哪是舉債與否?否則行政院爲何要提出4100億元特別預算?試問,如果4100億元舉債有理,2350億元舉債就沒道德?這是什麼邏輯?希望卓榮泰放下成見與算計,想想那筆1萬元對多數庶民而言,是多麼實際、珍貴的一筆收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