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千億元打造機器人重鎮 「AI新十大建設」編列於明年度總預算內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出席「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與「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記者林俊良/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20)日表示,政府將以千億級的大投資,打造臺灣成爲全球AI機器人供應鏈中心。行政院已將「AI新十大建設」編列於明年度總預算內,展現政府推動智慧製造與產業升級決心。

卓榮泰昨出席「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聯合開幕典禮時做上述表示。他也指出,臺灣傳統產業經過多年數位化、AI化升級發展後,開始與世界最先進的機器人產業結合,這是一條必經之路,臺灣已走在這條正確道路上。

行政院長卓榮泰談話要點

「目前是臺灣機器人產業帶領檯灣再一波智慧製造產業升級的最好時機!」卓榮泰表示,政府已有充分計劃,相關預算明年啓動,蓄勢待發。他強調,發展機器人產業的藍海以及民主產業供應鏈,臺灣責無旁貸。

卓榮泰進一步指出,未來臺南柳營將設置智慧機器人園區,沙崙設立研究中心、六甲成立創新應用發展中心,逐步形成完整產業基地,爲臺灣機器人產業開創「藍海」新契機。

涵蓋自動化工業、機器人、雷射、物流、冷鏈、模具、3D列印及流體傳動等八大工業領域的「Intelligent Asia 2025」,20日起在臺北南港展覽館一、二館同步登場,計有16國、超過千家展商,總計使用4,500個攤位,規模再創新高。

卓榮泰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美國AI行動計劃」,行政院會也拍板定案「AI新十大建設」,將聚焦三大面向,包含智慧應用、關鍵技術與基礎建設,其中關鍵技術涵蓋矽光子、量子及機器人三大項目。

卓榮泰說:「我們要讓臺灣成爲AI機器人世界供應鏈的重要樞紐,因此這三項都是未來的關鍵技術,我們要儲備各種能力,還要發展主權AI、加強算力基礎,另外要培育各項AI人才,投資千億資金。」

他強調,政府的最終目標是打造「全民智慧生活圈」,讓人民在各行各業、不同場域都能享受智慧科技的服務,實現生活全面升級。

談到國際情勢及臺美關稅,卓榮泰說,臺灣傳統制造業如工具機等,必須透過數位化、AI化升級,才能與世界先進產業並行。他坦言,美國新貿易政策對臺灣產業帶來挑戰,關稅談判仍在進行,政府已指示談判團隊全力爭取不疊加稅率,確保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