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曝美國關稅談判最在意洗產地 「已要求MIT絕不能有MIC在裡面」
▲行政院長卓榮泰。(圖/翻攝民進黨直播)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受川普對等關稅影響,民進黨今(12日)政策宣講主軸改爲美國關稅政策下行政團隊的因應,及受影響產業的照顧方案。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這次談判中,美方不僅關注貿易逆差、如何再工業化,也非常在意臺灣或其他國家成爲中國洗產地的地方,政府已經跟全國產業表示,臺灣一定要肩負起反洗產地運動,MIT絕對不能有MIC在裡面。政府也注意到,中國產品因爲高關稅無法進入美國,就會四處流竄到南向國家,包含臺灣,政府會啓動更嚴格的反傾銷調查。
面對關稅衝擊,卓榮泰表示,4月3日很多政府官員、部長都緊盯美國宣佈什麼樣的政策,過去就從10%至20%、20%至30%都做很多分析跟試算,美國最後卻宣佈32%,行政院並非沒想到,但跟日韓比起來比較高,所以要改變策略,用一天時間升級產業支持方案,從原定560億提高到880億。
卓榮泰指出,4日提出9大面向、20項措施,川普關稅是全球性的,要做全面性準備,國民黨最初批評大撒幣、2天后批評880億不夠、要2千億,「我昏倒,到底哪一樣是真的」,行政院經過嚴謹判斷,幾個月下來努力方向是對的,會繼續堅持下去。
卓榮泰表示,昨天台美雙方的談判團隊已經展開第一次會議,透過雙邊持續交涉,提出未來在美國這個世界大市場中,大采購、大貿易、大投資,讓貿易平衡維持,更依照產業建議、國人需要對內容進行微調,希望在最快時間內提出特別條例讓立院審議,同時用特別預算幫助所有產業,讓立法院功能再現,通過特別預算後,接下來幾項工作政府要強力要求。
卓榮泰透露,在這次談判中,美方不僅關注貿易逆差、如何再工業化,更關心藉此解決「非關稅貿易障礙」,也就是雙方進口間的一些條件,讓進口無法順暢,這在工、農業間存在,其中一項,就是美國在意臺灣或其他國家成爲中國洗產地的地方,中國產品透過違規轉運到美國或其他國家。
卓強調,政府已經跟全國產業表示,臺灣一定要肩負起反傾銷、反洗產地運動,希望臺灣出口的產品都是國人心血跟結晶,MIT絕對不能有MIC在裡面,這樣才能擦亮招牌、打擊冒牌,讓臺灣加一、佈局世界。
對於洗產地問題,卓榮泰表示,政府也注意到,當中國產品因爲高關稅無法進入美國,就會四處流竄到南向國家,也容易到臺灣,屆時會打擊國內產業,很多產品上面臨到不安全、不合格考驗,政府會啓動更嚴格的反傾銷調查,絕不允許中國低價產品打擊臺灣產業。
卓榮泰也提到,還有一項,很多出口要進行管制,臺灣是高科技領先的國家,有太多機敏、重要的產品,不能借由任何管道流到中國,廠商做全世界佈局,但有些不肖人士會將經由正當管道拿到的機敏產品悄悄送往中國,政府也會嚴禁這樣的行爲,未來對國內廠商的出口管制會與世界同一標準,讓大家相信臺灣的產品是安全的,「我們不會引進陸客、不會報復美國,也不會跟中國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