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鄭南榕 賴清德:言論自由前提是國家要有主權 批對岸步步進逼
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出席「鄭南榕殉道36週年追思紀念會時表示,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並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前提,就是國家要有主權。記者邱瑞傑/攝影
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出席「鄭南榕殉道36週年追思紀念會時表示,任何鼓吹剝奪臺灣人民自由,主張讓中華民國臺灣消失的倡議,都不是臺灣社會能夠接受的言論自由。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並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前提,就是國家要有主權。
賴總統上午近11時抵達新北市金山區金寶山墓園,參加鄭南榕追思會。鄭南榕遺孀葉菊蘭和擔任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的大女兒鄭竹梅和其他子女都到場,與在場人士一起緬懷鄭鄭南榕。
賴清德致詞時說,今天是他第一次以總統身分參加追思會,向鄭南榕和所有爲臺灣民主奮鬥打拚的前輩,獻上最深的感謝和敬意。他也要向大家承諾,會團結臺灣社會各界,發揮民主的力量,推動臺灣繼續向前走。
賴總統表示,鄭南榕反對獨裁,追求民主,也主張平反「228」,追求轉型正義,更加追求臺灣應該要做自己的主人,讓臺灣和臺灣人能夠成爲自由的好國好民。經過臺灣人民共同的努力,現在臺灣已經是亞洲民主的燈塔,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現在臺灣的民主、自由,面對了來集權勢力的挑戰」,賴總統說,中國所發動媒體戰、心理戰、法律戰,以及越來越強的灰色地帶侵擾,步步進逼,不斷侵擾臺灣的民主,更影響整個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他舉例,去年共諜案起訴64人,是2021年的4倍。這些人接受共產黨的資金,配合中國行動,目的就是傷害臺灣的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共諜中有退伍軍人,連執政黨的黨工都是收買的對象,在野黨也是一樣,各行各業都是中國收買的對象。
賴總統指出,中國除了對臺灣繼續滲透,也發動網路威脅,政府機關與民間機構都遭受網路攻擊。不只如此,過去幾周更接連發動多次軍事演習,動用大量的海空兵力,威脅臺灣人要放棄對國家的熱愛,放棄自由和民主,這種公然挑戰國際秩序和破壞現狀的行爲,也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接連的譴責。
賴總統說,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政府一定會積極因應,當有人配合中國鼓吹侵略戰爭,顛覆政府,或者是以激端手段破壞民主制度,企圖以臺灣的自由與多元來製造混亂,危害國家安全,政府絕對採取行動。
賴總統表示,任何鼓吹剝奪臺灣人民自由,主張讓中華民國臺灣消失的倡議,都不是臺灣社會能夠接受的言論自由。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並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
賴總統強調,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前提,就是國家要有主權,因爲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有主權纔有民主,有民主纔有自由,有自由纔有人權。如果沒有國家主權,人民就無法作主,自由自然就無法存在。身爲總統,使命就是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
賴總統表示,上個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臺灣面對中國的五大國安以及統戰的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希望以更積極的作爲來守護國家的主權。有人說這會傷害人權,也有人說這是要恢復戒嚴,但實際上就好像所有平時就有軍法系統運作的民主國家,這次修正,適用會更謹慎,對廣大的一般民衆以及軍中人權絕對不會有任何影響。
賴總統說,他一直銘記鄭南榕的精神,鄭反對威權統治,他更不可能讓臺灣走回當年的威權統治,大家千萬不要受到謠言的影響。這些相應的防範措施,是因爲中國的滲透越來越強烈,臺灣人一定要團結合作,共同提高警覺。
賴總統指出,自由是脆弱的,建立需要多世代的犧牲奉獻,但是如果要破壞,只有1個世代的錯誤,就有可能造成。如果希望下一代繼續享有自由的果實,就需要每一個人以積極的行動,一起築起堅強的防線。擒賊先擒王,守護國家主權,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
賴總統說,訂定言論自由日是爲了促進臺灣民主再深化,希望每一位臺灣人,不分黨派,不論政治立場,都可以將鄭南榕和所有民主前輩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每一天在工作上努力,都是爲了國家,都是爲了民主自由繁榮,相信鄭南榕的精神,會永遠在我們的心裡流傳下去。
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出席「鄭南榕殉道36週年追思紀念會時表示,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並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前提,就是國家要有主權。記者邱瑞傑/攝影
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出席「鄭南榕殉道36週年追思紀念會時表示,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並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前提,就是國家要有主權。記者邱瑞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