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美中!德國投資20億歐元 搶蓋世界首座核融合電廠

德國政府表示,希望制定明確的核融合法規,爲新創企業和產業界提供規畫保障。此外,德國更計劃建立一個涵蓋科學和產業的核融合生態系統,加強培訓,並加強國際合作。

對此計劃,德國各大核融合新創公司則表示,政府應該投入30億歐元,抓住「歷史罕見的機會」趕工建造示範工廠,希望能在2030年竣工,首座商業化核融合發電廠則訂於2030年代末完工。

德國此項方案來勢洶洶,劍指已經在覈融合發電廠研究多年,且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和中國,其中最突出的領頭羊便是美國麻省理工的衍生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

據外媒報導,CFS自2012發想出核融合技術開始,已戮力研究10多年,今年8月更完成B2輪融資,獲得8.63億美元,科技巨頭輝達、Google皆有投資。其計劃藍圖中,希望2027年就能在麻薩諸塞州初步建造試驗設備,向世人展示其核融合技術,並規畫在維吉尼亞州興建全球首座商用核融合發電廠,希望2030年代初期就能開始供電。

另一位核融合賽跑勁敵中國,雖然開發時間落後於美國,但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其資金挹注每年高達15億美元,爲美國年投入的兩倍。中國政府目前規畫在2035年前建成商業畫示範反應爐,2050年實現商業應用。

攤開美中政策時間軸、投資金額來看,不難理解爲何德國核融合發電新創公司希望德國政府加大投資力度,避免落後於美中兩強,錯失未來先進技術主導權。

隨着全球能源轉型逐步邁入新階段,核融合不只是能解決能源需求與碳中和挑戰的關鍵科技,更具備確保能源主權的戰略價值,德國政府近期已將核融合列爲國家六大未來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