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作太陽能!屏東芒果農吐真心話:務農撐不下去!

▲寶晶能源14日舉辦「枋寮鄉寶興金榮太陽光電第三期工程施工說明會」。(圖/寶晶能源公司提供)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寶晶能源今(14)日舉辦「枋寮鄉寶興金榮太陽光電第三期工程(新增光儲設備)施工說明會」,吸引 50 多位地主與鄉親出席。近期外界流傳太陽能板清洗使用不合規藥劑,寶晶能源特別在會中澄清,所有清洗作業僅能使用自來水,且會定期稽覈。多位地主也分享務農面臨的困境,從人力短缺、氣候風險到產業競爭,讓他們最終選擇將土地轉作綠能,希望確保家庭收入穩定,也盼社會能看見農民的真實處境。

寶晶能源公司表示,近期坊間出現部分錯誤資訊,指稱太陽能板清洗使用不合規藥劑。寶晶能源澄清,公司契約明文規定清洗作業僅能使用自來水,不得使用任何清潔劑或化學溶劑。

執行清洗業務的富宸綠能工程行負責人許宸彬表示,所有清洗用水皆由自來水廠購買並留存購水憑證,寶晶能源也會每週固定稽覈及不定期抽查。他強調,自己是枋寮在地農家子弟,深知土地的重要性,「不可能做出危害自己家鄉土地的事」。而多位地主也在現場分享務農近年的實際挑戰,以及選擇將土地轉作綠能的原因。

現年81歲的王和順原本種蓮霧與芒果。他提到,因年紀漸長,孩子也無法接手農務,一度面臨「農地租不出去、自己又無力耕作」的窘境。他笑說:「我跟孩子說,本錢我自己出,收成都算你們的,你們不用擔心。但他們還是不敢接,年輕人要出去工作嘛,我也能理解。」看着土地荒着、雜草越長越高,覺得心痛不已。後來土地租給寶晶能源後,土地得到妥善管理,自己也有了穩定收入,「對我這個年紀來說,真的幫了很大的忙。」

48 歲的陳俊傑原本種芒果多年。他提到,務農要看天吃飯,光是人力與成本就讓人吃不消。「種芒果的人越來越多,要自己打品牌、通路,不容易,人也愈來愈難請,工資一年比一年高。」他說,土地轉作太陽能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我只是想讓家裡的收入穩定一點。」

參與太陽光電計劃近五年,現年58歲的張金財解釋,當初種植芒果5分地,芒果每顆都要一顆顆套袋,外表看起來漂亮,但「袋子裡面怎樣,常常要等打開才知道」,有時會碰到昆蟲啃食或病害,導致收成落空。再加上近十年極端氣候頻繁,可能今年大賺、明後年受到天氣衝擊慘賠。他表示,參與綠能發電後,至少知道每年有基本的收入,「生活比較能規劃,心也比較安。」

寶晶能源表示,公司以保護地球、永續家園及節能減碳爲己任,感謝地主夥伴長期的支持。未來將持續與地方保持順暢的溝通,讓地主與鄉親安心,並共同爲臺灣邁向淨零轉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