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轉與紅布林選擇抱團取暖

出品 | 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 | 陳姚戈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視覺中國

在閒魚上線“閒魚奧萊”頻道加碼B2C業務後,轉轉宣佈全資收購二手奢侈品電商紅布林。二手電商的故事走到第二個十年,巨頭們引出新變局。

9月23日,轉轉宣佈全資收購紅布林,此後紅布林品牌和App仍將保持獨立運營,“未來將完全整合,形成新的戰略協同”。

此次收購後,轉轉將獲得紅布林的二奢鑑定能力,同時二者將打通中後臺系統和履約設施。未來,紅布林也可能借助轉轉的上門服務和線下門店網絡,進一步提升其服務覆蓋範圍。

轉轉集團聯合創始人、COO兼紅布林CEO胡偉琨對虎嗅表示,轉轉和紅布林商業模式高度一致,早在2024年年初就在討論如何利用彼此資源,討論後決定通過收購實現更高效整合,“整合在一起可能纔是最高效的,不然就只是業務協同,看起來還是比較像兩個公司。”

紅布林2017年由徐薇、楊斌及龐博創立,曾獲創新工廠、九合創投、唯品會、險峰長青、IDG資本、經緯中國、啓明投資等衆多一線機構的投資。紅布林公告顯示,徐薇將不再擔任紅布林CEO,在一段時間內轉任顧問,協助向新的戰略過渡。

天眼查顯示,紅布林的運營主體爲致美生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由天津發條時光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控股。轉轉通過全資控股天津發條時光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間接持有了紅布林的全部股權。

紅布林的誘惑

紅布林對轉轉的主要吸引力在於前者在奢侈品鑑定領域的專業能力以及其穩定的女性用戶基礎。

轉轉雖然一直是多品類交易平臺,但其消費電子業務發展明顯優於其他業務。這一優勢源於其在“回收—質檢—再出售”模式上的成熟運作。然而,這一完整鏈條的高運營成本使得平臺在多品類擴展上面臨許多挑戰和侷限。

雖然轉轉和紅布林同爲C2B2C模式,二者在產品鑑定和履約體系上卻存在明顯差異。二手消費電子的鑑定主要關注設備的性能和功能是否完好,鑑定流程標準化程度高且易於規模化複製;而奢侈品的鑑定則更加複雜,核心在於真僞識別和成色評估,需要對產品材質、工藝和品牌特徵等細節進行精細比對。

紅布林首席鑑定師樑辰表示,二手奢侈品的鑑定依賴於交易數據的累積效應。紅布林經過八年的數據積累,構建了自己的數字化鑑定工具和奢侈品定價系統,其鑑定團隊規模超過百人,成員平均具有十年以上的從業經驗。

整合後,兩個平臺在轉轉集團下將承擔不同的定位。轉轉CEO黃煒介紹,轉轉將繼續走多品類交易平臺路線。轉轉希望將紅布林的奢侈品鑑定能力與轉轉“官方驗”整合,提升轉轉多品類鑑定水平。由於中高端的奢侈品用戶,需要有更專業、垂直的交易平臺,紅布林則將繼續保持品牌和APP獨立運營。

流量變貴衝擊二奢平臺

流量越來越貴是二手電商平臺面臨的共同挑戰,這一點對於轉轉來說尤爲突出。

二手電商是個低頻生意,誰能以更低成本獲得和留存用戶,誰就能脫穎而出。

轉轉脫胎於58集團在2015年11月孵化的58同城二手頻道,以C2C模式爲主。2016年,針對二手手機交易領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轉轉推出了基於C2B2C模式的驗機質檢和相應質保服務,同年6月,58同城二手頻道全面升級爲轉轉。2017年,轉轉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獲得2億美元的投資,抓住微信小程序爆發期,成功入駐微信支付九宮格。藉助58集團和騰訊的流量支持,轉轉迅速崛起,與閒魚和愛回收並列成爲三大二手交易平臺。2019年,在試水二手書、球鞋等品類失敗後,轉轉收購找靚機,進軍二手3C垂直電商。

隨着微信生態趨於成熟,騰訊能夠爲轉轉提供的流量支持逐漸減少。轉轉從原有的流量優勢中逐漸失去支撐。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0年之後的24個月,轉轉的DAU持續下跌40%,已經呈現出存量流量消耗殆盡的趨勢。2024年3月,閒魚APP的月活爲1.75億,而轉轉僅爲2473.7萬。

爲了彌補流量缺口,轉轉開始大幅度增加廣告投入。App Growing數據顯示,2023年,轉轉位列2023年電商App熱投榜的第4名。

轉轉的主要競爭對手愛回收等APP則擁有相對穩固的流量來源和生態支撐。愛回收與京東合作,推出“以舊換新”等活動,將大量的線上線下流量引入平臺。

與此同時,轉轉還要面對其他二手電商玩家進入B2C業務的競爭壓力。今年9月13日,閒魚今年推出了“閒魚奧萊”,定位B2C業務,貨品主要來自電商退換貨、品牌渠道等可信B端貨源。京東也推出了專注於二手3C數碼產品交易的“拍拍嚴選”以及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鯨置”。

目前,轉轉瞄準二手奢侈品市場,顯然是希望通過紅布林積累的行業經驗和運營能力,在這一增量市場中快速佈局,以彌補其在3C數碼等品類之外的業務短板。通過紅布林的引入,轉轉有望建立更爲完善的多品類業務生態,從而提升平臺的綜合競爭力。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