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檢測儀可一眼識別“金包銀”,但具破壞性

大象新聞記者 孫健 馬駿 林林 王瑞麟 齊振環

連日來,金價高位運行,備受矚目。近日,一則熱搜也引發不少網友談論:河南的陳女士將在專櫃買的黃金手鐲拿去回收,卻驚訝地發現,足金手鐲竟然是“金包銀”!手鐲燒後變黑起泡,商家卻以“已售十幾天”爲由拒絕認責。後山東濰坊警方破獲系列金包銀詐騙案件,事情才得以水落石出,原來是犯罪嫌疑人在多家店鋪網購黃金首飾後,找人制作同款“金包銀”首飾,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買真退假”進行詐騙,致使“金包銀”首飾流入商家和其他消費者手中,而有的商家並不知曉退回來的貨物已經被調包,陳女士購買金鐲子的店鋪就是其中一家。

那“金包銀”首飾冒充999足金,辨別起來是不是很困難?大象新聞記者來到鄭州市金多銀多珠寶廣場採訪時,看到有些市民拿着在網上購買的金鐲子,吊墜等前來檢測,生怕自己網購的產品含金量不高,或是僞造的“金包銀”首飾。

據某黃金回收店的負責人黃先生表示,金包銀冒充足金,通過肉眼的確很難辨別,但鑑定足金飾品純度與重量的方法卻非常簡單,首先會採取“破壞性方式”,一般來說要先剪一刀,確認裡面是否明顯有其它物質,隨後只需經過專業儀器測定,短短几十秒,產品的各項數據指標就可以一目瞭然,你會清晰看到此件飾品的金含量、銀含量、銅含量等百分比,從而判斷它是一個什麼品質的貨品。

我們在這裡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黃金時,一定要保持警惕,避免上當受騙。首先,要選擇正規的商家,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其次,購買時要仔細檢查商品和證書,查看黃金飾品上是否有明確的純度標識,如足金 999、AU999 等;檢查附帶的鑑定證書是否來自權威機構,如國家金銀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並通過官方網站查詢證書的真僞。最後,一定要留存好購買憑證,如發票、收據、聊天記錄等。這些憑證是維權的重要依據,一旦發現問題,可以憑藉它們與商家協商解決,或者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

審覈:閆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