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技能傳遞醫者溫度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男護聯盟”展現新時代護理新形象

6月14日,在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的病房內,29歲的男護士龐潤髮正熟練地爲一名剛入院的患者打針。2018年,剛踏入護理行業時,面對親朋好友對他職業的詢問,他曾難以啓齒。但如今他坦然自若:“這份工作讓我找到了人生價值。”

這份價值感,不僅源於日常護理的細緻付出,更來自他與蘭州市三院“男護聯盟”夥伴們一起,將專業技能化作守護社會的溫暖力量。從院內到院外,這羣年輕的男護士,正用行動打破偏見,成爲醫院文明創建中一道獨特而堅韌的風景。

在傳統印象中,醫院護理工作常被視爲女性的專屬領域,男護士常遭遇不解或質疑的眼光。而龐潤髮和他的隊友們,正以專業素養與責任擔當,讓人們重新審視這一羣體的獨特價值。“有的患者你不提醒他,他都不知道吃飯喝水。”龐潤髮告訴記者,精神科護理工作是實打實的“良心活”,這份工作不僅需要護理技術,還需要付出更多耐心。他至今難忘,曾面對因焦慮抗拒治療的一名患者,被推撞至頭部受傷,委屈與心酸涌上心頭,是護士長的及時疏導和團隊夥伴的堅定支持,讓他深刻領悟到:耐心與同情心,無關性別,而是職業賦予的使命。

據瞭解,“男護聯盟”有30多名成員,佔全院護士總數的六分之一。在需要體能與應急能力的精神科病房,他們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當遭遇特殊情況,他們展現出的是對患者、對家屬以及對自己的堅定守護。“患者情況特殊,我們理解。”“男護聯盟”成員王隨剛說。

“男護聯盟”的專業價值遠不止於院內工作。這支隊伍依託醫院專業優勢,將精神科護理中錘鍊出的急救、防暴技能等服務到了更廣闊的天地。2019年,“男護聯盟”走進敦煌路街道柳家營社區普及急救知識。不久後,一名社區工作人員的家人突發急症,正是培訓所學到的技能,讓他的家人在第一時間獲救。這則反饋讓龐潤髮更加堅定了信念:“我們培訓的初心,就是當危急時刻來臨,每個人都知道該如何正確應對。”

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團總支書記吳海娣介紹,“男護聯盟”下設急救小組和防暴小組。截至目前,這支隊伍已深入社區、學校、企業開展急救與防暴技能培訓386場,服務羣衆超過5200人次。

這支隊伍的成長,正是植根於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文明醫院、文化醫院、省內一流專科醫院的發展沃土的結果。據瞭解,該院始終將精神文明建設視爲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並於2025年5月獲得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男護聯盟”正是醫院精心培育的特色志願服務品牌之一,其與心理援助醫療服務志願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協同發力,共同構成了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的服務矩陣,是醫院黨建+文明創建雙輪驅動模式下結出的豐碩成果。

該醫院黨委書記哈生俊告訴記者:“我們牽頭組建的蘭州市精神衛生專科聯盟覆蓋近50家單位,與在蘭10餘所大中小學校建立了醫校聯盟。通過開展各類暖心行動,超5000人次的患者在線上大回訪、線下大接訪中受益。”記者瞭解到,自2015年醫院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以來,累計接聽量超5萬人次,被中國心理學會推薦爲中國專業可靠熱線。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