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觀點:家族性肺癌不可輕忽 及早篩檢成關鍵

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院長餘忠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茉莉一家接連罹患肺癌的案例,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院長、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餘忠仁表示,肺癌的確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若家族中有一位直系血親罹患肺癌,其他家人罹癌風險可達4.5%;若兩位以上罹癌,風險更高達7.7%。他也提醒,肺癌發病與基因及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其中空污懸浮微粒PM2.5是重要誘因之一。

據國健署肺癌早期偵測計劃數據顯示,肺癌家族史患者與重度吸菸者,罹癌的比例是2比1,顯示每3個罹癌的人中,就有2個有家族史。中央研究院院士、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亦指出,在亞洲有家族肺癌病史的不吸菸女性,其罹患肺癌風險和亞洲重度吸菸男性一樣高。

國健署也自114年擴大肺癌篩檢的條件,凡有家族史的女性40歲、男性45歲起,或符合重度吸菸條件者,都應每兩年接受一次LDCT篩檢。

對於民衆篩檢時發現肺部結節,是否就要開刀治療的擔憂?餘忠仁解釋,醫師會根據結節的性質及大小決定治療策略。「一般毛玻璃狀結節超過2公分、實心結節超過1.8公分才建議手術;其他多采取密切追蹤即可。」他表示,過度的焦慮與恐慌是不必要的,關鍵在於及早發現與規律追蹤。

餘忠仁指出,「臺灣約67%的肺癌患者從未抽菸,空氣污染防範不可忽視。」更提出降低罹癌風險3招:

1.隨時留意空氣品質指標,污染嚴重時減少外出。

2.居家一定要保持良好通風,尤其是廚房需使用抽油煙機。

3.避免居住靠近交通要道的低樓層,減少汽車廢氣的影響。

▪ 免稅額、扣除額怎用最省?2025報稅不求人 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 租屋族報稅新制:房租支出納入特別扣除 最高可扣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