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身處美中對抗前沿 菲國巴丹羣島居民心情複雜

美國爲遏制中國軍力擴張,在菲律賓北端部署岸基反艦飛彈並積極與菲國聯合軍演;然而對居住於這些一夕之間變成重要戰略據點所在的居民而言,相關戰備作爲讓社區感到不安。

路透社指出,美軍與菲國2023年4月在巴丹羣島(Batanes)展開兩棲作戰演習後,這處距離臺灣不到145公里的菲國北端前沿便開始嗅到戰地氛圍。今年4至6月一系列聯合演習期間,美軍更兩度空運反艦飛彈發射系統到當地。

在此之前當地人原本還覺得這個菲律賓最小、人口最少的省份寧靜平和,然而地理位置造就它如今成爲美中競爭的前線。巴丹羣島位於巴士海峽南端,扼守菲律賓與臺灣間並貫通南海與西太平洋的重要航道。

美軍去年才把新引進的「泰風」(Typhon)陸基發射系統部署到巴丹羣島南側的呂宋島。泰風能發射包括射程至少1600公里的戰斧飛彈,將能涵蓋一些中國內陸。

前菲國海軍副司令隆梅爾.王(Rommel Ong)告訴路透社:「我們必須具備阻止中國控制巴士海峽的能力,在戰爭情境下,這個關鍵點將決定勝負。」菲國前參謀總長包蒂斯塔(Emmanuel Bautista)說得更直接:「如果你無法控制菲律賓北部,幾乎不可能入侵臺灣。」

根據美菲兩國一些現、前任國防高層與軍方人員說法,在巴丹羣島部署兵力是五角大廈廣泛戰略的一環,目的是利用菲律賓的地理位置,嚇阻或擊退中國對臺灣或南海地區用兵。

對當地居民而言,這些戰備作爲讓社區感到不安。

在巴丹羣島,居民胡巴德(Hubalde)說當2023年軍演開始時,她立刻衝去搶購好幾袋米,其他人則囤積油、糖與奶粉。因爲島上幾乎完全依賴從菲國本島運來的糧食、燃料、藥品與其他物資。

新上任的巴丹羣島省長阿古託(Ronald Aguto Jr.)表示,社區在經歷最初的恐慌與搶購後已逐漸習慣軍事氛圍,而他的首要任務之一是更新省級應變計劃,預先考慮若爆發衝突,屆時可能須因應大量在臺灣工作的菲律賓人涌入。目前約有20萬名菲律賓人住在臺灣。

阿古託6月受訪時說,他們其中一項因應方式是把巴丹羣島作爲離臺菲勞的中轉站,「我們的島僅能支撐2萬人,我們必須將他們送回本島才行」。

在已故前總統艾奎諾三世(Benigno Aquino)政府時期擔任預算部長、現則爲巴丹羣島最有影響力仕紳之一的艾巴德(Florencio Abad)說:「我一直在想,該怎麼在離自己這麼近的戰爭中活下。即使我們沒直接捲入,也得有防範。若海空交通都被斷,該怎麼自給自足?」

巴丹羣島曾於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數小時後,遭從臺灣來的日軍登陸,成爲日軍與美軍的戰場。艾巴德呼籲馬尼拉當局安撫焦慮的居民,說明政府應對衝突的計劃,「我實在很怕歷史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