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民調/賴清德恢復軍審 43.6%民衆認對抗統戰、29.2%稱爲罷免

▲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記者會」。(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日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宣佈5大國安威脅與17項因應策略,包括恢復軍事犯審判,更將中國定義爲境外敵對勢力。對此,《美麗島電子報》今(31日)公佈最新「3月國政民調」,針對「賴總統兩岸言行表現是否符合大選時的說法」,有43.3%民衆認爲符合、46.1%認爲不符合;另外,針對「賴清德恢復軍審目的」,43.6%認爲是爲了保護民主對抗中共統戰,另有29.2%表示爲了針對在野黨和罷免立委,15.8%爲了兩岸衝突或戰爭做準備。

民衆看待「賴清德選前選後的兩岸言行表現」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調查,詢問民衆「賴總統在大選時說,他領導的臺灣是希望和中國做朋友,不希望成爲敵人,所以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最低。賴總統就任10個月,您認爲他的言行表現符不符合大選時的說法」,結果顯示,有43.3%認爲賴總統言行表現符合大選期間說法,其中13.1%很符合、30.2%還算符合,另外有46.1%認爲不符合,其中29.5%很不符合、16.6%有點不符合,民衆看法非常分歧,未明確回答的有10.6%。

進一步交叉分析,得見雲嘉南與高屏、70歲以上、國中學歷、泛綠民衆等羣,超過5成認爲賴總統言行表現符合大選期間的說法,而臺北市與桃竹苗和基宜花東離島、20至39歲、專科以上學歷、民衆黨支持者與泛藍及中立民衆等羣,則超過5成認爲賴總統言行表現不符合大選期間的說法,而且愈年輕或學歷愈高的民衆愈認爲前後不符。

▼美麗島3月國政民調。(圖/美麗島民調提供,下同)

民衆對「賴清德定義中國爲敵對勢力、恢復軍事審判」態度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調查,詢問民衆「賴總統說中國是臺灣的敵對勢力,所以政府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民進黨也要推動十大國安法案的修法。您認爲賴總統和民進黨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以下哪一項」,結果顯示,有43.6%民衆認爲是爲了保護民主對抗中共統戰,另外有29.2%表示爲了針對在野黨和罷免立委,15.8%爲了兩岸衝突或戰爭做準備,未明確回答的有11.4%。

進一步分析,僅民衆黨支持者與泛藍民衆認爲賴總統和民進黨政府此舉最主要目的是爲了針對在野黨和罷免立委(皆超過6成),其餘各羣民衆絕大多數明顯傾向認爲是爲了保護民主對抗中共統戰,尤其是雲嘉南、40至49歲、泛綠民衆等羣超過5成持此看法。

另外,中立民衆的看法則是33.2%爲了保護民主對抗中共統戰,28.5%表示爲了針對在野黨和罷免立委,16.5%爲了兩岸衝突或戰爭做準備。

此民調由《美麗島電子報》委託戴立安進行問卷設計與分析,並委託畢肯市場研究公司執行電訪,調查時間爲2025年3月25至27日,調查範圍全國22個縣市,調查對象爲設籍在調查範圍、年滿20歲的民衆。調查方法採住宅電話與行動電話雙架構抽樣。其中樣本規模成功完訪1072人(住宅電話751人、行動電話321人),合併樣本在信賴水準95%時的抽樣誤差最大值爲±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