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強烈呼籲:酒精研究方法要納入社會背景因素!

最近有篇社論呼籲,要對實驗室酒精研究的開展方式做出重大改變。這篇發表在《成癮》雜誌上的社論強調,迫切需要開展能涵蓋社交飲酒場景的實驗研究,這樣才能更準確地反映出常見的酒精消費情況,並更好地理解酒精使用障礙(AUD)的發展。

“對大多數人來說,飲酒本質上是一種社交活動,”迪特里希學院心理學副教授凱西·G·克雷斯韋爾說,“通過孤立地研究酒精的影響,我們錯過了關於酒精如何影響社交互動,以及社交互動對飲酒行爲和患上酒精使用障礙風險有何影響的關鍵見解。”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實驗室的酒精施用研究主要聚焦於讓參與者獨自飲酒。克雷斯韋爾和厄巴納大學海倫·科利·佩蒂心理學副教授凱瑟琳·E·費爾貝恩進行的一項系統綜述顯示,在989項已發表的研究中,90.8%的研究讓參與者獨自飲酒。這與現實生活裡的情況形成對比,在現實生活裡,大多數飲酒行爲都發生在社交場合。

這篇社論強調,社交飲酒的情況在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飲酒程度的人羣中都很常見。例如,在六萬多名英國成年人裡,86%的飲酒場合都是在社交環境中。同樣,美國高中高年級學生報告稱,過去一年裡,75.5%的飲酒行爲都是在聚會上發生的,許多人表示飲酒是出於社交動機。

“酒精能增強社交聯繫、緩解社會緊張感,這是它被廣泛使用的關鍵因素,” 克雷斯韋爾說,“瞭解這些社會強化機制對於理解酒精使用障礙風險,或許對改進預防措施也很重要。”

作者們還指出,在少數考慮了社會背景因素的研究中,存在方法上的侷限性。這些研究中有很多樣本量不夠(樣本規模太小太小),且在分析中沒有考慮到社會互動的相互依存性質。

“採用能考慮到成員成員相互影響的先進統計方法很關鍵,” 費爾貝恩說,“要是不這麼做,我們就有可能得出不準確的結論,這可能會阻礙我們應對與酒精相關危害的努力。”

克雷斯韋爾和費爾貝恩主張開展樣本數量足夠、有衆多參與者且運用恰當分析技術的研究。這類研究已在揭示酒精如何影響羣體環境中的情緒和社會獎勵動態方面展現出潛力。

“對考慮社會背景的酒精研究進行投入,不僅僅是出於學術好奇心,”克雷斯韋爾說,“這是應對酒精濫用和酒精使用障礙所帶來的公共健康挑戰的重要一步。”

與這篇社論的關注點相一致,克雷斯韋爾最近獲得了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提供的300萬美元資助,用於一個名爲“親密關係與酒精使用障礙風險”的項目。這項爲期五年的研究旨在瞭解較低的關係質量(RQ)如何影響酒精使用以及酒精使用障礙的發展。費爾貝恩是該項目的共同研究員,迪特里希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布魯克·費尼也參與其中。

雖說關係質量欠佳(比如伴侶間有矛盾、對關係不滿意以及存在不安全依戀等情況)與酒精使用障礙的形成以及治療後的復發存在關聯,但這種關聯背後的具體原理還不清楚。克雷斯韋爾的這項新研究旨在填補這一空白,研究一下關係質量不高的伴侶對酒精的感受有啥不一樣,這可能會讓他們喝酒喝得更多,患酒精使用障礙的風險也更高。

“人們常常表示,關係方面的問題是他們過度喝酒的一個重要因素,”克雷斯韋爾說。“我們的研究將探究,對於關係質量較低的伴侶而言,酒精能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社交和情感方面的滿足感,進而讓他們陷入飲酒問題中。”

這項研究涉及多個學科和方法,融合了社會心理學裡的一些好方法,以便全面瞭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還採用了實驗室裡給人用酒精的模式,再結合日常生活裡做的調查,以及爲期12個月的長期跟蹤。

費爾貝恩表示,無論是在實驗室還是現實生活環境中,針對伴侶間的飲酒強化行爲研究,可能會產生廣泛影響,爲預防工作提供參考,併爲那些飽受酒精使用障礙困擾的伴侶提供更有效、更具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克雷斯韋爾說:“要增進我們對飲酒行爲及其相關危害的瞭解,就需要在人們最常飲酒的環境中研究酒精。我們的目標是彌合實驗室研究與現實世界飲酒行爲之間的差距,爲酒精使用障礙制定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這項研究是卡內基梅隆大學迪特里希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和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開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