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示:留意大腦異常信號,膠質瘤確診後手術時機至關重要
2025年世界腦健康日的主題聚焦“控制危險因素,促進大腦健康”。上海冬雷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學軍教授指出,大腦作爲身體的“總司令部”,指揮着人們的思想、言語、行動和情感,關注大腦異常信號、踐行健康生活、實現早診早治,是守護這一“生命中樞”的關鍵所在。
張學軍提醒:警惕這些大腦求救信號!持續加重的頭痛頭暈、莫名噁心嘔吐、突發視力模糊、手腳麻木無力、言語不清/理解困難、性格情緒劇變、突發癲癇、記憶力急劇下滑。出現任何一項,請立即前往正規醫院神經科就診排查!
膠質瘤的隱匿與兇險
膠質瘤作爲最常見的一種原發性腦瘤,像“樹根”一樣在腦組織裡侵襲性生長。中青年羣體(尤其31歲-40歲)是高發人羣,男性略多於女性。
“膠質瘤惡性程度高、生長迅速、極易復發,會快速破壞正常腦組織,引發頭痛、嘔吐、癲癇、癱瘓、失語、性格劇變、智力衰退等嚴重後果。”張學軍說。
長期暴露於大劑量電離輻射是明確的高危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鉅細胞病毒)、長期大量食用含亞硝酸鹽食物(如醃製肉類、鹹菜)等,也可能推高患病風險。
手術時機:越早越好
“確診膠質瘤,手術是首選且越早越好!”張學軍直言,“腫瘤不會停止生長,拖延只會讓手術更困難、預後更差。核心是在保護神經功能前提下實現最大範圍安全切除。”
術後通常需結合放療、化療或靶向治療,全力延緩復發。張學軍坦言:“高級別膠質瘤目前難以根治,需要科學、長期的綜合管理。”
在兒童病例中,早期干預同樣關鍵。加拿大的一項研究報道了一名12歲女童案例,最初表現爲間斷性頭痛及短暫性複視,5年後MRI顯示病竈明顯增大。該患者接受了兩次手術切除,病理診斷爲WHO 2級瀰漫性星形細胞瘤。
守護大腦健康的日常防線
張學軍建議公衆採取主動防護措施:減少高鹽、高油、醃製食品的攝入,多吃新鮮蔬果,均衡營養;同時戒菸、避免過量飲酒,儘量避免長期暴露於高劑量電離輻射環境。
大腦的每個異常信號都不容忽視。在2025年世界腦健康日來臨之際,專家們呼籲公衆提高對腦部健康的重視程度,識別早期警示信號,及時就醫,爲大腦這一“生命中樞”築起堅實的防護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