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示:年輕人幸福感爲何走向崩塌?
經濟學家大衛·布蘭奇弗勞爾研究幸福。二十多年來,身爲 1978 年布魯斯·V·勞納教授的他發表了 30 多篇論文,揭示了大多數人一生中在幸福和福祉方面的穩定模式。
這種模式——已被其他研究人員複製了數百次——通常可以用 U 形曲線來描繪。
“基本上,我們發現人們在中年時最爲不快樂。你年輕時快樂,年老時也快樂——這便是 U 形。”
但最近,布蘭奇弗勞爾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U 形的左臂——代表着年輕人——不再上揚。這是爲什麼呢?在世界各地,年輕人所報告的不快樂程度在不斷升高。
布蘭奇弗勞爾表示,儘管是最近才注意到,但幸福趨勢的轉變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U 形曲線曾是社會科學中最重要的模式之一,然而現在卻不再是了。”
我們發現,從 2013 年左右起,U 形模式突然開始消失。並非我們所看到的模式有誤,而是它發生了變化。我們在全球面臨着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福祉崩塌的局面。
爲何要對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存疑?
此類技術的使用變得無處不在,改變了人們,尤其是兒童參與社交行爲的方式。
當孩子們把時間花在智能手機上時,他們就不會與人面對面地交流,也不會做我們成年人小時候做的那些事情,
他認爲,孩子們花在智能手機上的時間,原本是他們用來與他人交流和促進大腦發展的時間。
在其他證據方面,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近期的一份報告指出,高中生使用社交媒體越多,他們成爲欺凌和網絡欺凌受害者的風險也就越大。
而布蘭奇弗勞爾本人近期在《國際幸福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闡述了包括欺凌在內的童年創傷經歷是如何產生終身負面影響的。
欺凌的影響巨大,甚至 50 年後都還有影響,
所以網絡欺凌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有害影響。它會影響你的教育、你與人的關係是否良好,以及你的收入多少。
不過,當布蘭奇弗勞爾和他的同事們首次注意到 U 形圖的變化時,他們認爲這一趨勢可能與重大事件有關,比如新冠疫情或 2008 年的金融危機。但他們對來自美國、歐洲和英國等的主要調查的微觀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其成果最近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該研究表明,這些事件對報告的幸福感只有短期的負面影響。
布蘭奇弗勞爾說,事實上,這些短期危機制造了噪音,掩蓋了數據中的長期趨勢。
“我們都認爲,是的,新冠疫情很糟糕。但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是,新冠疫情只是延續了已經存在的趨勢。現在我們正努力追趕,因爲我們被新冠疫情分散了注意力,錯過了這個長期趨勢。”
在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荷蘭、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在內的許多國家,均觀察到年輕人的幸福感下降。布蘭奇弗勞爾在過去的一年裡與聯合國密切合作,研究國際心理健康趨勢。
他目前正與聯合國合作撰寫數份研究世界各地年輕人幸福感趨勢的工作論文,並且已完成有關美國、英國、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論文。他說,與互聯網相連的年輕人的幸福感尤其下降。(這些論文可在布蘭奇弗勞爾的網站上查閱。)
一些 K-12 學校已經開始限制學生使用智能手機,並且澳大利亞近期禁止了 16 歲以下兒童訪問社交媒體平臺。
布蘭奇弗勞爾表示,弄清楚這一趨勢產生的原因對於找到扭轉它的辦法極爲關鍵。“我們不希望出現迷失的一代,”他說。
他正在努力於 10 月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報告辦公室組織一次重要會議,屆時會彙集專家、國際政策制定者以及高等教育領導者,分享研究成果和解決危機的最佳實踐。
此次研討會將在達特茅斯舉辦,該校校長西安·莉亞·貝洛克已把心理健康列爲主要優先事項。
“越來越多的人一致覺得這種情況正在發生,”他說。“關於其原因、傳播範圍有多廣以及如何應對存在爭議,這就是專家們要聚集在一起討論的問題。我們將研究世界各地的最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