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家長應讓罕病孩子走出來

高雄趙姓男童(左)罹患罕病ALD接受骨髓移植,趙母(右)爲孩子爭取求學權益。記者郭韋綺/翻攝

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ALD)目前無藥可醫,屬不可逆的罕見疾病,只能靠骨髓移植抑制退化,骨髓移植手術雖有健保給付,仍需自費卅多萬元,後續漫長照護和醫療所費不貲,罕病家庭爲此散盡家財,健保給付僅是杯水車薪。

ALD是X染色體相關的隱性遺傳疾病,因基因缺損造成過氧物酶體異常,患者體內的極長鏈脂肪鏈物質無法正常代謝,堆積在大腦和腎上腺,損害神經和腎上腺功能,患者病徵會先喪失說話能力,接着癱瘓,再失去吞嚥能力,通常發病後數月到數年死亡。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截至一月底,全臺有九十七名ALD患者,罕病基金會追蹤的會員有六十四人,其中卅二人已死亡。目前ALD只能靠骨髓移植治療抑制退化,無法根治,也無藥物可醫,唯一可能治癒的基因治療,還沒有商品化上市。

罕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說,健保對罕病藥物是專款全額給付,但ALD沒有治療藥物,骨髓移植手術健保給付約七成,住院、耗材須自費,後期照顧漫長,費用更高。盼公部門或社會多點同理心,理解罕病家庭的辛苦。

收治ALD病童的高雄長庚醫院醫師洪碧蓮說,ALD不可逆,即使積極治療,退化仍難避免,她認同社會要多瞭解家長的困境,但家長也要讓罕病兒走出來適應學校,別害怕孩子跟不上,因爲要完全避免被標記很難,建議家長「把重心放在每個明日的進步上,這樣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