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訪談丨吳新榮教授:AI助力推動面向未來的藥學科普和醫院藥學領域的發展
編者按:2024年12月6日—8日,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簡稱“海醫會”)醫院藥學專委會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聯合主辦,北京市藥學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中國藥師協會患者教育與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福建省藥學會、廈門市藥學會共同協辦的第六屆醫院藥學質量控制與改進論壇在廈門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爲“學科謀創新,質量新水平”,從管理和機制創新等方面探討醫院藥學學科建設、質量持續改進的相關內容。南部戰區總醫院吳新榮教授在會上介紹了人工智能(AI)在藥學科普中的實踐,《藥學瞭望》特別邀請吳新榮教授進一步闡述並展望AI在推動藥學科普和藥學發展中的作用。
《藥學瞭望》:您認爲AI技術如何能夠提升藥學科普的效率和準確性?在實際應用中,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以分享?
吳新榮教授:AI技術通過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和模型生成能力,顯著提升了藥學科普的效率和準確性。在實際應用中,AI能夠高效地尋找和整合科普素材,例如,在製作科普視頻或PPT時,AI可以一鍵生成所需的素材和模板,大大節省了藥師的時間和精力。此外,AI在科普漫畫的創作上也展現出巨大潛力,爲藥師提供了更多樣化的科普形式。
成功案例方面,一些藥學科普平臺已經成功應用AI技術,實現了科普內容的自動化生成和個性化推送。例如,某些平臺利用AI技術對用戶興趣進行分析,然後根據用戶偏好推送相關的科普內容,從而提高了科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藥學瞭望》:您認爲AI技術如何能夠提升藥學科普的效率和準確性?在實際應用中,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以分享?
吳新榮教授:AI技術在藥學科普中的應用對患者教育產生了積極影響。首先,AI能夠生成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科普內容,如動畫、視頻等,這些形式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和理解。其次,AI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背景和疾病狀況等因素,生成個性化的科普內容,從而提高科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爲了確保科普內容的準確性和易懂性,吳教授建議在使用AI技術時,藥師需要明確指定搜索科學知識的來源,如權威醫學網站或期刊,並要求AI將這些知識轉換成通俗易懂的語言。此外,藥師還可以通過設置提示詞來引導AI生成符合患者需求的內容,如針對兒童患者的科普內容應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
《藥學瞭望》:您認爲AI技術在醫院藥學領域的應用前景如何?未來還有哪些潛在的應用領域和發展方向?
吳新榮教授:AI技術在醫院藥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AI已經在藥品管理、不良反應報告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能夠減輕藥師的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例如,AI可以自動統計藥品數據、生成報表,還可以幫助藥師快速填寫不良反應報告表格等。
未來,AI技術在醫院藥學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除了現有的應用領域外,AI還可以用於臨牀藥物試驗的分組和方案設計、課題基金申報、文章和論文寫作等方面。通過AI技術,藥師可以更加高效地檢索文獻、構建文章框架、形成研究方法和論點等,從而推動醫院藥學領域的科研和發展。
添加藥學瞭望管理員
進入學術交流羣
《藥學瞭望》徵稿邀請
01.投稿內容
徵稿內容不限於:研究進展、團隊科研成果、臨牀用藥經驗分享、典型病例解讀、疾病診治經驗、人文故事等
02.聯繫人
投稿 | 學術報道 | 合作
投稿聯繫人:劉老師 15201320201(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contact@siri.ntesmail.com
(來源:藥學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