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從大陸三大區域 看未來趨勢
新疆漫長的日照時間與廣闊的土地爲太陽能發電提供了理想環境,而強勁的風勢則適合大型風電開發。由於輸電技術進步,新疆的電力不僅可以輸送至中部與東部地區,亦可透過跨境電網出口至中亞、東亞。圖/中新社
美中貿易戰正進入新的階段,面對保護主義興起,中國正積極走出去、邁向全球。除加速以多邊主義連結世界各國外,近期大陸某些區域與城市,正因此興起關鍵性改變。
首先是香港。過去幾年香港經濟跌到谷底,外資企業出走,經濟蕭條不振,過去引以爲傲的金融業也被新加坡取代。然而今年情勢大反轉,香港重新找到定位。北京爲了拯救香港,積極鼓勵民企前往香港上市,包括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以及AI新創企業,造成香港今年資本市場大爆發,重新成爲全球IPO上市首要地點。
香港的復甦並非只靠政策刺激手段,而是有基本面支撐,最重要的就是AI。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帶動大陸整個AI生態系的成長,從基礎建設到產業應用。不僅新創企業得到資金活水,傳統科技巨頭如阿里也因重新聚焦AI基礎設施而獲益。
過去香港是「外資進入中國的門戶」,現在轉形成爲「中國企業進軍世界的跳板」;在美國製裁中國當下,香港成爲配合「一帶一路」政策及連結東南亞的關鍵節點。
其次是海南島。今年12月18日起,大陸中央將開放海南成爲一個由海關監管的特殊區域,未來海南與海外的貨物、資金、服務、人員流動,都有望更加自由便利。未來海南將實行與國際接軌的關稅制度,很多商品可零關稅,比傳統自貿區局部優惠更開放。
海南的系統性制度創新,在多個層面與深圳/浦東不同。當年中國尚未全面融入全球化體系,深圳/浦東在改革初期被動開放主體與國際交易制度條件較弱,然而海南是中國已具備一定國際地位與制度基礎下的新形態開放。
深圳/浦東在開放初期主要面向製造、外資引進、出口導向型勢力,而海南的重點在服務業、數字經濟、跨境金融、旅遊、消費服務等高附加價值領域。未來海南可望成爲全球最大離島免稅市場,與星港並列東亞免稅購物樞紐,客源以內地及RCEP國家爲主。在金融領域,與香港同爲離岸人民幣樞紐,稅率低於香港/新加坡的17~22%,將吸引跨國資產管理及FinTech總部落戶。
海南憑藉其戰略位置和自由貿易制度,有望成爲中國通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門戶。在全球保護主義擡頭的背景下,海南顯現了中國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承諾,和美國形成強烈對比。
第三個是新疆。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欲成立70週年,習近平九月前往視察並出席慶典。這片佔中國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土地,過去經歷經濟、社會與文化上許多改變。國外媒體經常以中共對人權的迫害描述新疆,以致許多人認爲新疆是經濟落後、政治封閉的地區,殊不知如今新疆已徹底改頭換面,成爲中國大陸戰略、經濟、能源、旅遊的邊陲重鎮。
曾經以煤炭與石油聞名的新疆,如今正崛起爲全球清潔能源創新樞紐。新疆漫長的日照時間與廣闊的土地爲太陽能發電提供了理想環境,而強勁的風勢則適合大型風電開發。由於輸電技術進步,新疆的電力不僅可以輸送至中部與東部地區,亦可透過跨境電網出口至中亞、東亞。
新疆與八個國家接壤,地緣位置得天獨厚。隨着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新疆已由邊境地區轉爲西向開放的戰略樞紐,隨着基礎設施、能源通道與貿易共同完善,新疆在亞歐經濟版圖中的戰略地位將持續上升,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