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非友好經貿發展基金會張宗武:非洲旅遊投資仍是藍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北京報道
今年6月,以“中非共行動 逐夢現代化”爲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本屆博覽會吸引了近4700家中非企業、3萬餘名中外客商參加,初步達成的合作項目總金額超過110億美元。
據中非友好經貿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宗武透露,中國已與31個非洲國家簽署了雙邊旅遊合作文件,將34個非洲國家列爲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與非洲建立了176對友好城市。其中,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期間在原有166對基礎上新增10對友好城市。
中非旅遊合作不斷拓展。《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提出,加強文化和旅遊合作對推動中非人員往來、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義。中方支持所有非洲建交國成爲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國,鼓勵雙方加強旅遊交流合作,助力非方旅遊產業振興。中國支持本國航空公司加強同非方航空公司合作,爲雙方航空往來提供便利。中方支持中國民營企業投資非洲旅遊業。
張宗武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將中非旅遊合作納入專項章節,涵蓋雙向旅遊推廣、技術交流、人員往來等內容,爲中非旅遊合作指明瞭方向。非洲國家進一步出臺與旅遊投資相關的政策,將促進中國企業投資非洲旅遊的熱情。此外,航空互聯將對旅遊投資起到流量轉化、產品升級和消費延伸的基礎支撐作用。
當前,非洲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或者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國家都在爭相開通新航線,以吸引更多遊客到來。去年,津巴布韋駐華大使館希望中國企業能夠承接津巴布韋8個機場的改擴建項目,中非友好經貿發展基金會聯繫了中國國內擅長建設機場項目的企業與其對接。“若項目完工,將會極大增加津巴布韋的客機停靠數量和運營班次,赴津巴布韋的遊客數量無疑會增多,增加在津巴布韋的消費,進一步提振津巴布韋的經濟。” 張宗武指出。
《21世紀》:你如何看待中非合作對於全球南方的意義?
張宗武:中非合作對於全球南方來說意義重大:從空間範疇來看,非洲大陸與中國陸地面積之和約爲4000萬平方公里,世界陸地面積近1.5億平方公里,佔比達26.7%。從人口規模來看,截至2024年底,非洲人口與中國人口之和爲28.7億,全世界人口82億,中國和非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35%。從國家數量來看,中國和非洲大陸合計共有55個聯合國會員國,佔聯合國會員國總數的28%。因此,中非團結合作必將重塑南南合作的實踐範式。
沒有中非的現代化,就沒有世界的現代化。我參加了第八屆中非企業家大會和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兩個會議均提及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全球南方現代化需要以中非現代化爲依託。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順應了全球南方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歷史大勢,必將進一步壯大全球南方力量,助力全球南方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中非圍繞實現現代化推進雙方全方位合作,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樹立了榜樣,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了新篇章。
《21世紀》:中國對非洲旅遊業投資趨勢如何?哪些共建“一帶一路”國傢俱有旅遊投資潛力?
張宗武:中非旅遊業投資趨勢是令人樂觀的,依據在於:非洲各國政府逐漸重視旅遊業,出臺了許多刺激本國旅遊發展的政策。與此同時,越來越多中國及一些國民收入水平較高的國家遊客到非洲旅遊。入境非洲國家簽證越來越好辦,程序簡化,對中國免籤的非洲國家越來越多,去非洲旅遊的中國遊客也會越來越多。此外,非洲公路、鐵路、機場、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大大縮短路程所需時間,也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抖音等平臺對非洲當地風土人情的傳播,也增加了中國民衆對非洲的好奇心,使其有可能成爲赴非旅遊的遊客。
上述因素使得赴非遊客增加,故而本地餐飲、住宿、交通需求增大,從而需要不斷建造酒店、度假村。伴隨旅遊景點的開發,旅遊設施、設備應用會越來越多,這爲旅遊投資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目前,旅遊投資在非洲是個藍海。包括北非、東非、南部非洲等在內的,重視旅遊、政局相對穩定、把發展經濟作爲首要任務的國家,都是具有旅遊投資潛力的國家。
《21世紀》:《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提出“給予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同時還提出“中方支持中國民營企業投資非洲旅遊業”。在你看來,零關稅政策與旅遊投資如何聯動?
張宗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將中非旅遊合作納入專項章節,對雙向旅遊推廣、技術交流、人員往來進行了說明,爲中非旅遊合作指明瞭方向。中國企業對非洲進行旅遊投資,需要非洲國家進一步出臺與旅遊投資的相關政策,進而刺激中國企業投資非洲旅遊的熱情。
零關稅是中國在經貿領域對非洲國家實施的優惠政策。此政策極大地鼓舞了非洲企業,有助於物美價廉的非洲產品運至中國,豐富中國百姓的生活。在我看來,零關稅政策與旅遊投資可以相互促進:一方面,零關稅政策有助於中國百姓花費較少的錢買到較好的商品,心情愉悅,增加到非洲旅行的潛在需求,帶動非洲旅遊投資。另一方面,非洲對華產品出口受益於零關稅,經濟效益提升,更有可能將資金投入與旅遊相關的產品與服務,包括修路、蓋樓、建設民宿等,從而帶動整個旅遊產業鏈條的發展。
《21世紀》:航空互聯爲旅遊市場奠定基礎。你對推動中非區域航空合作有何看法?
張宗武:航空互聯對旅遊投資起到流量轉化、產品升級和消費延伸的基礎支撐作用。非洲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或者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國家都在爭相開通新航線,吸引更多遊客到來。去年,津巴布韋駐華大使館希望中國企業能夠承接津巴布韋8個機場的改擴建項目。中非友好經貿發展基金會爲其聯繫了中國國內擅長實施機場項目的企業進行對接。伴隨項目完成,將會極大增加津巴布韋的客機停靠數量和運營班次,赴津巴布韋的遊客數量無疑會增多,從而增加在津巴布韋的消費,進一步提振津巴布韋的經濟。
《21世紀》:整體而言,你如何看待中非旅遊合作前景?簽證便利化如何轉化爲投資信心?
張宗武:中國已與31個非洲國家簽署了雙邊旅遊合作文件,將34個非洲國家列爲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與非洲建立了176對友好城市。這充分說明中非旅遊合作空間日益廣闊。
簽證便利化進一步促進了中非旅遊合作的發展速度,中國企業對非洲旅遊投資信心有所增強。比如,過去辦理南非簽證週期比較長,極大影響了中國已有項目的實施,制約了中國企業的投資熱情。爲此,南非政府出臺了最新簽證政策,提及可信僱主計劃(TES)第二階段啓動,即爲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工作簽證快速通道。參與企業需滿足投資超1億蘭特、本地員工佔比60%以上等條件,獲批後可享受在線提交申請、豁免部分認證要求及24小時內極速審批等便利。
同時,可信旅行社計劃(TTOS)簡化團體簽證流程。針對中國遊客,可信旅行社計劃允許認證旅行社統一提交團體簽證申請,材料僅需電子版,審批時間縮短至3個工作日內(緊急情況可快至6小時)。中國公民還可以通過南非內政部eVisa平臺在線申請旅遊、商務等短期簽證(停留≤90天),部分簽證豁免延期至2025年9月30日等。
《21世紀》:中非旅遊合作存在什麼痛點?有何建議?
張宗武:我認爲痛點主要在於語言障礙以及支付的便利程度。非洲語言主要分爲五個語系:亞非語系(又稱閃含語系)、尼羅-撒哈拉語系、尼日爾-剛果語系、南島語系和印歐語系。據公開數據,非洲的語言大約有2000種。這對當地導遊提出了較高要求,既要精通中文,也要儘可能學習當地各部族語言,才能做好翻譯。因此,需要提供語言培訓支撐旅遊業發展。
此外,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提升支付便利性,是非洲國家亟待解決的難題。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有利於增強旅遊的愉悅感,也可以更好地促進當地消費。
《21世紀》:中非友好經貿發展基金會對於促進中非旅遊投資合作有何設想?
張宗武: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提出的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夥伴行動”,尤其是人文交流夥伴行動。2026年是“中非人文交流年”,我們計劃與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合作,積極以文促遊。同時,協助非洲國家駐華使館舉行旅遊推介會、旅遊研討會,參加與非洲相關的旅遊展覽會,助力非洲旅遊事業的發展。此外,攜手中國企業開展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爲後續的旅遊投資奠定基礎。鼓勵中國民營企業投資非洲旅遊業,開發旅遊景點,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改擴建賓館、酒店等。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做好資金及資源方面的整合工作,全力以赴迎接中非旅遊投資合作更加美好的未來。